中国7月外汇占款降幅创历史新高 *金储备量增价跌-华尔街见闻
今年7月末,中国央行口径和金融机构口径的外汇占款连续第二个月双双下滑,单月降幅均创史上最高纪录。分析师认为,资本外流可能是外汇占款剧减的主因,A股震荡也有影响。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环境下,外汇占款下滑加剧,中国央行再次降准增加流动性投放是大概率事件。中国央行今日公布的人民币单位数据显示,7月央行口径和金融机构口径的外汇占款环比减少规模分别约为6月的2.7倍和14倍:7月末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环比减少2491亿元,降至约28.9万亿元,6月减少937亿元,为4月以来首次减少;7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环比减少3080亿元,降至26.4万亿元,6月减少172.51亿元;7月财*性存款余额环比增加约5150亿元,增至约4.58万亿元,6月增加1300亿元;7月末*金储备由5332万盎司增至5393万盎司。除了外汇占款大减,7月财*性存款余额也明显增加,增长规模几乎是6月的四倍。两项数据显示,7月市场流动性减少7641亿元。外汇占款此前经常被视作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主要渠道。如果增加,意味着注入流动性,减少则相反。对冲外汇占款和下调存准率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两个主要渠道。经济下压资金面吃紧 央行降准箭在弦上上述数据公布后,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李奇霖评论认为,7月贸易顺差较6月收缩幅度很小,但贬值较6月明显,所以资本外流可能是外汇占款大收缩的主因。大收缩本质上反映了人民币资产的相对回报率下降,7月下滑也和A股大震荡有关。外汇占款的缺口需要央行主动货币投放抵补,汇率端稍显稳定后,中国央行降准会大概率出现。考虑到本周出台中间价改革措施引发人民币大幅贬值,李奇霖预计,8月外汇占款数据可能更糟,未来的*策路线图是:短期降准抵补外汇占款缺口中期基建稳增长制造新的高收益资产长期注册制和资本市场改革借用创业、创新产生造富效应。短期看,虽然外汇占款减少导致资金面紧张,但降准预期存在可以博弈长端的交易性机会。上述数据公布前,国信证券分析师预计,在人民币贬值预期的作用下,外汇占款必然减少,而超额准备金率又已经降低到年内新低,目前经济形势还需要综合流动性适度平衡,最快本月中国央行就会推出以降准为代表的流动性投放措施。*金储备量增价跌 疑似减持今日中国央行公布的7月末*金储备环比增加了61万盎司。而本月7日央行更新数据显示,7月末*金储备价值592.38亿美元,环比下降4.58%。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到,通常来说,中国央行计算*金储备价值的基准是成本价,不是市价,所以央行很有可能减持了价值30亿美元的实物*金或*金存款、*金掉期合约等*金资产。当中国央行公布7月*金储备资产价值减少30亿美元时,*金价格并未下跌。这可能是因为官方*金储备资产中即包括纯实物*金,也包括*金存款和适用情况下的*金掉期,而且自6月数据开始,央行和外管局采用了新的统计标准,即IMF制定的SDDS,所以,目前仅有6、7两月的样本,尚无法得知这一标准下是否*金资产的计价方式有何特殊的变化,所以或许中国也并未减持实物*金。文章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金生产及消费国,市场人士如今关心的不是央行有没有增持,而是增持了多少。市场仍在等待央行下个月公布的详细储备重量数据。若数据显示,7月中国的确减持实物*金储备,才可能对*金造成比较实际的利空。上月中国央行首次披露,今年6月末,中国自2009年4月以来首次增持*金,6月*金储备量环比大增57%。数据显示本次央行的*金储备变化为1942万盎司,占款变化1425.39亿元,以6.2汇率计算的话可得出近六年来中国*金储备的买入成本为每盎司1183美元,历史金价曾在2010年前后以及2014年年底至今在这一价位附近徘徊。当中国首次披露增持*金数据后几日内,*金暴跌逾80美元。增持反而没有给*金带来提振。德国商业银行贵金属分析师Carsten Fritsch当时评论称,中国每年自产*金超过400吨,过去六年年均增持100吨不算太快,市场原本就认为官方购买*金的力度远远不止其国内产量四分之一。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