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史高考知识点全讲解,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复制链接]

1#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解一些历史小知识,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起来看一下吧。

知识点1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间:—年)

1.原因

(1)清朝在乾隆后期开始衰落,鸦片战争前社会问题严重。

(2)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强国,为了寻找更多的原材料和商品倾销市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根本原因)

(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许广州一口通商。

(4)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面对鸦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借口):虎门销烟。

2.结果

(1)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万银元;开放广州、宁波、福州、上海、厦门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2)年,美国和法国分别强迫清政府签定《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取得了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

3.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为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外来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后者是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4)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革命开始进入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知识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年)

1.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利益仍没有得到满足,希望继续扩大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英国修约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2.过程: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继而北上逼近天津,清政府投降求和,签订《天津条约》。年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天津条约》

(1)时间:年。

(2)国家:英、法、美、俄。

(3)内容

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沿江十处为通商口岸;③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北京条约》

(1)时间:年。

(2)国家:英、法、美、俄。

(3)内容:

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万两白银。

5.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了。

知识点3 甲午中日战争(时间:—年)

1.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了发展经济急需开拓海外市场,去寻找扩大生产所急需的原料、资金和市场。

(2)直接原因:年,利用朝鲜的东林党起义,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

①年,日本军舰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②年9月,中日黄海海战爆发,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如驾驶“致远”舰撞击日本军舰的管带邓世昌,不顾自身安危在船沉之时仍然指挥炮击敌舰的“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等。但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船”命令的影响,黄海海战之后中国丧失了对黄海的控制权。

③日军乘胜进攻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和旅顺等地。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今天小编讲解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