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4月2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副院长、音乐系教授刘清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香江路第二小学,为全区28所民族器乐联盟学校师生作《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专题讲座,现场对香江路第二小学小凤凰民乐团演奏的《台湾追想曲》进行点评,对民乐团演奏的技术技巧、作品表现给予指导。
为充分利用驻区高校的优质艺体资源,辐射带动中小学艺体教育水平提高,区教育和体育局出台了《关于依托驻区高校资源提高学生艺体素养工作方案》,邀请驻区高校艺体教育专家进入中小学课堂,进行基于课程内容之上的专业指导和知识拓展。依托全区智慧平台,邀请高校专家参与“青青益课”艺体公益课堂,通过“线上+线下”专题培训模式,实现优质艺体资源全区中小学共享。在中小学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建立高校师生支教、实习基地,鼓励高校艺体专业师生参与支教、实习活动,针对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进行送教上门,让全区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高校艺体教育资源。
区教育和体育局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黄海学院艺术学院成立“青岛西海岸文学艺术教育联盟”,掀开新区基础教育与驻区高校艺术教育合作交流崭新一页。文学艺术教育联盟联合举办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朗诵等展览、演出或研讨,合作举办采风、写生活动,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文化惠民、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为广大中小学师生与驻区高校搭建更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系统新年民族音乐会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民族乐团与全区中小学师生共同亮相,用精湛的技艺演奏出一段段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经典旋律,为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华美视听盛宴,充分展示了驻区高校与新区基础教育合作的美好艺术教育成果。
为着力解决困扰很多家长的“4点半难题”,区教育和体育局整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黄海学院等驻区高校资源,成立了“四点半课堂”课题组,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艺体教育服务,彰显民生温度。《人民日报》报道新区“四点半课堂”经验做法。
近年来,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坚持把
校地深度融合发展作为推动
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列入重点工作攻坚突破,
通过建立校地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
促进校地各类要素资源协同创新,
推动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
在基础教育方面,深入推进高校辐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模式改革,印发《高校辐射中小学办学模式改革实验实施方案》,充分“借力”“借智”“借助”于驻区高校充足的师训、场馆、科研等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中小学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学机制,实现中小学幼儿园与高校深层次合作,推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内涵发展。新区第一高级中学、致远中学、实验初级中学、珠江路小学、第一幼儿园等学校幼儿园积极开展与高校合作办学,借力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内涵特色发展之路。
在职业教育方面,加快推进新区职业学校与驻区高校联合办学,不断完善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其中,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青岛理工大学联合开展“3+4”普通本科分段培养;中德应用技术学校、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黄海职业学校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黄海学院开展“三二连读”“五年贯通”联合办学。目前,合作专业达34个。
下一步,新区将深入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加快“一区三基地”大学科教园区建设,推动驻鲁有关高校联合发起成立“山东高校战略联盟”,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鼓励驻区高校围绕新区重点产业新增和调整专业学科,扩大新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规模。推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家产教融合青岛基地项目,推进驻区高校附属学校建设,深化驻区高校辐射中小学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高校美育资源,辐射带动中小学提升美育水平,加大对农村学校和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力度。
原标题:《借力高校优势资源搭建联合育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