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是在出海,就是在出海的路上,走近观 [复制链接]

1#

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科研人员参与观测站建设、运维,见证浮标网络化、智能化观测的提升跨越,为海洋科学研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保障

观天测海的“哨兵”们

每隔10分钟,位于荣成外海海域的黄海站07号浮标就会往青岛陆基站传输一次数据。

北自鸭绿江口,南至舟山外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设的黄东海浮标观测网,犹如一排排海上“哨兵”,构成了我国近海重要的海洋观测研究网络,其不断进行的海洋气象、水文、水质参数的长期、定点、实时、连续观测,为海洋科学研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着数据支撑和保障。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东海浮标观测站从年开始建设,年开始布放第一套浮标。目前,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共有23套浮标在位运行,观测时长持续刷新中国近海观测纪录,观测方式也实现了从表层观测到剖面水体观测的转型升级。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的科研人员,十余年如一日,参与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建设、运维,见证浮标观测网络化和智能化提升跨越,他们战风斗浪、观天测海,是勇敢的海上“哨兵”。

近日,记者走近黄东海浮标观测团队,跟随他们的脚步,记录海上观测的艰辛与不凡。

出发

“不是在出海,就是在出海的路上”

1月19日下午3时,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副站长贾思洋“兼职”司机,带领团队成员王春晓、王旭从青岛赶赴荣成。此前不久,荣成外海海域的黄海站07号浮标进行了标体大修后的集成安装调试,本次他们专程到达现场,重新将浮标布放在海上。

布放大修后的浮标。资料照片

“与在办公室相比,海上的工作时间长不长?”面对记者的提问,团队成员笑了起来。贾思洋开始“算账”:每两个月就需对在位运行的每套浮标进行例行维护。因此,仅以日常维护来说,团队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海上。王旭讲了个小故事:年,他租了一间房子,交了一年房租,同时充了50元电费。然而,由于当年一直出差,最后退房的时候,电费还剩下40元。

年,出差约天;年,出差超天;年,出差余天……在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工作,王春晓戏称“不是在出海,就是在出海的路上”。曾几何时,给王旭介绍对象,是王春晓等团队成员的心头事,但由于聚少离多,王旭的恋爱路曾经十分坎坷,对象“吹”了好几个。

“叮铃叮铃叮铃……”王旭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