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坑是*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地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因此被称为鱼鳞坑。
鱼鳞坑是在被冲沟切割破碎的坡面上,坡度一般在5°~45°之间,或作为陡坡地(45°)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
由于不便于修筑水平的截水沟,于是采取挖坑的方式分散拦截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挖坑取出的土,在坑的下方培成半圆的埂,以增加蓄水量。
同时,可将树植在坑中,便于更好地保持水土。
这是工程措施(修坑)和生物措施(植树)相结合。具有拦截地表径流(蓄水)、减轻水土流失,保水保土保肥的功能。
鱼鳞坑整地多用于水土流失较重的干旱山地及*土地区。
有的鱼鳞坑则用石头垒起挖深坑,因为在部分缺水的地方,深坑利于蓄存雨水(雾水)石墙散热快夜晚利于露水的形成,在部分风力较大的地方,鱼鳞坑还可以起到防风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高原地区煤、稀土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曾是植被茂密的地区,但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现在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地区。近年来,*土高原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生态修复、建淤地坝等,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下图为*土高原示意图。
材料二 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Ⅰ)和平面排列示意图(Ⅱ)。
()分析图中甲地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2)材料一中甲地区工业发展有哪些区位优势?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
(4)有人认为需要在*土高原地区大力建设鱼鳞坑,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地表覆盖着疏松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位于季风区,降水变率大、多暴雨等。
(2)煤炭、稀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承东启西,位于三省交界地带,区际联系方便;国家*策支持。
(3)使地表崎岖;土壤肥力降低;植被覆盖率下降;气候趋于干旱;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
(4)赞成。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增大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或不赞成。*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建设鱼鳞坑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在短期内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高原M河流域(图一)曾水土流失严重,后该流域在坡地上大量修筑鱼鳞坑(图二),并在鱼鳞坑内栽种植被,大大减弱了地表径流对坡面的侵蚀作用,流域内水土流失明显减轻。鱼鳞坑是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成片的坑群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M河流域不同坡面和同一坡面不同坡位的鱼鳞坑规格标准不同。
()说明鱼鳞坑内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
(2)阐释鱼鳞坑能使坡面侵蚀大为减弱的原因。
(3)指出大量修筑鱼鳞坑后M河水位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4)M河流域不同坡面和同坡面不同坡位的鱼鳞坑规格标准不同,试推测原因。
()坑内拦蓄雨水及地表径流,增加土层湿度,保证植被存活所需的水分;坑内利于泥土沉积,土层深厚肥沃,利于植被生长。
(2)鱼鳞坑分段拦截地表径流,减少了地表径流;鱼鳞坑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了地表径流;鱼鳞坑呈品字形,分散了地表径流;鱼鳞坑利于植被生长,增强了植被对坡面的保护。
(3)变化特征: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臧小。原因:夏季(汛期时),由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汇入减少,河流水位降低;冬季(枯水期时),由于汛期下渗量增加,地下水水位升高,地下水补给河流增多,河流水位升高;使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4)不同坡面的坡度、降水、土壤等特征存在差异,需因地制宜修建不同规格标准的鱼鳞坑;同一坡面不同坡位的流速和流量有差异,需合理设置上坡、中坡、下坡鱼鳞坑的规格标准。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高原(图甲)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鱼鳞坑是该地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之一。鱼鳞坑是在较陡的山地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成“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图乙)。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肥。
()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土高原植被破坏后各地理要素的变化。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鱼鳞坑能保土、保水、保肥的原因。
(3)*土高原地区鱼鳞坑等生态整地方式初见成效,对*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说出*河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并推断近年来*河三角洲陆地面积的发展变化情况。
()*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后,流水侵蚀更加严重,*土高原逐渐呈现出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土壤更容易遭受侵蚀,肥力下降;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当地降水减少,气候变干;降水减少,当地的河、湖等水量减少。
(2)鱼鳞坑能拦截地面径流,使下渗增加,起到保水作用;随径流减小,土壤侵蚀减弱,起到保土作用;拦截山坡上流下来的有机物质,起到保肥的作用。
(3)形成条件:*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变缓,海潮的顶托作用,导致水流速度减慢。发展变化:三角洲陆地面积增速减慢,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续进行,三角洲陆地面积可能减小。
兰萨罗特岛(3.5°W,29°N)是西班牙西南部加那利群岛七大岛之一,距北非国家摩洛哥西海岸只有00多公里。该小岛的葡萄种植有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单株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下图示意从某角度拍摄的葡萄园里的鱼鳞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
A.削减风速,汇集雨水B.减少风蚀,堆积土壤
C.减少光照,增大温差D.汇集水汽,增大降水
5.图中半圆形石墙主要位于坑的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第4题,由地理位置可知,该岛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和东北信风控制,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因此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该区域种植葡萄的限制性条件是水分,葡萄园里的鱼鳞坑主要目的是收集水分。另外石墙散热快,夜晚利于露水的形成,鱼鳞坑有利于雨水收集。另一方面当地受信风影响,且因在海岛上风的阻力小而使风力强,鱼鳞坑可削减风速,避免植株倒伏和减少水分蒸发,故选A。
第5题,依据纬度位置可知,兰萨罗特岛(3.5°W,29°N)可受东北信风控制,风力强且稳定,因此为削减风速,半圆形石墙应朝东北方向,故C正确。
本题加大的关键在于利用纬度确定影响兰萨罗特岛的气压带和风带。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左图是我国北方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是A地某村优质苹果和夜间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A地区冬季降雪频繁,素有“雪窝子”之称。试从地理位置和地形方面分析A地区冬季多雪的原因。在右图中画出夜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据此解释A地该村优质苹果多种在半山坡的原因。
(2)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较高的含水量,赋予了其口感上的清脆感。比较A、B两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3)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左)和平面排列示意图(右)。读图分析在*土高原地区建设鱼鳞坑的生态效益。
()冬季盛行偏北风,冷气团经过渤海和*海时获得一定的水汽;A地处在低山丘陵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的降雪。冬春季节,夜间受山风影响,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地底部冷空气集聚气温低,半山坡温度稍高,果树不易受到冻害,开花早。
(2)A地位于沿海丘陵,B地位于内陆高原;A地夏季降水比B地多,光照比B地弱,昼夜温差比B地小;A地土层比B地薄。
(3)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加那利群岛(图)是非洲大陆西北岸外的火山群岛。由特内里费岛、兰萨罗特岛和大加那利岛等七大岛和若千小岛组成。特内里费岛中部崎岖多山,最高峰为泰德峰,海拔米,该岛气候区城差异十分显著。.
材料二兰萨罗特岛及附近岛屿生活着数以万计的褐燕鸌、猛鹱等海乌,每年7-9月附近海城食物充足,但其它时间需要飞到很远的海域寻找食物。该岛出产葡萄、蔬菜、谷物等农作物。这里的葡萄采取鱼鳞坑(图2)的种植方式:单株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该岛种植的葡萄以优良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简述特内里费岛地形对气候区城差异的影响。
(2)分析兰萨罗特岛附近海域每年7—9月食物充足的原因。
(3)指出鱼鳞坑种植方式的好处。
(4)分析兰萨罗特岛葡萄品质优良的有利区位条件。
()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该岛的东北部处在迎风坡,较水较多,而西南部处在背风坡,降水稀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2)7-9月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东北信风势力增强,使表层海水的流动速度加快,加快深层海水上泛,将更多的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了大量饵料,鱼类的增多为海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其它时间该海域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风力小,上升流势力减弱,营养物质减少,导致鱼类减少,进而出现食物短。)
(3)深坑可以拦截地表径流,有利于收集雨水;削减风速,减轻土壤侵蚀、减少水分蒸发及避免植株倒伏;石墙散热快,夜晚利于露水的形成。
(4)该岛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火山灰广布,土壤肥沃,避免了化肥的滥用;气候炎热干燥,病虫害少,施用农药少。
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某区域图(下左图)和兰萨罗特岛气候资料图(下右图),该岛经常性的多发海雾。
材料二兰萨罗特岛游记摘录:岛上到处都是环形的山,大片的黑色火山灰质土一望无际,该岛屿植被稀少,只有少许棕榈树和仙人掌,显得异常荒凉。岛上出产葡萄、蔬菜、谷物等。这里的葡萄种植用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单株葡萄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5米,坑边用石块垒成半圆形石墙(见下图:葡萄园里的鱼鳞坑)。
()据上左图简析兰萨罗特岛多环形山的原因。
(2)据材料一,分析兰萨罗特岛气候特征的成因。
(3)评价该地进行葡萄生产的自然条件。
(4)分析该地葡萄特殊种植技术的作用。
()该岛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汇处(2分)。多火山地震活动,火山喷发频繁。(2分)
(2)纬度低(分),受寒流影响(分)多浓雾(分)全年气候温和(分)或气温年较差较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分),盛行下沉气流,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分)。
(3)有利条件:纬度低,光热充足;(2分)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2分)或板块边界,多火山,火山灰土壤,矿物质丰富,土壤肥沃;(2分)
不利条件:降水少,水资源缺乏(2分)。地形不够平坦开阔或平原狭小(2分)
(4)作用:深坑利于收集雨水(雾水)、地下水,保持土壤水分。(2分);石墙比热小,可增大昼夜温差(2分);夜晚石墙散热快,利于露水的形成(2分),并能起到防风作用(2分)。(任答3点得6分)
来源:湘说地理综合自启慧地理等网络
相关推文(超链接,直接点击进入阅读):
水土流失防治——以*土高原为例湘说地理原创高三一轮精美课件来了!!!速速来领取!!
水原理的应用——届高三一轮课件
湘说地理二轮原创复习课件
湘说地理届高三一轮课件上新了
河流湖泊特征——届高三一轮课件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届高三一轮课件
湘说地理原创一轮复习课件——气象灾害
届高三专题训练丨《地球运动》
届高三专题训练丨《大气》
届高三专题训练丨《水文》-水循环应用
届高三专题训练丨《水文》--河流的补给类型
届高三专题训练丨《水文》--河流水文特征
届高三专题训练丨《水文》--湖泊
(3)地理微专题:盐碱化(带视频讲解)(32)地理微专题:海绵城市(带视频讲解)(33)地理微专题:纽约的空中花园(带视频讲解)(34)地理微专题:河流(内附礼包)(35)地理微专题:今年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36)地理微专题:生态环境问题(37)微专题:环境污染与防治(38)微专题:流域的开发(内附礼包)(39)微专题:水资源跨区域调配(40)微专题:旅游地理要点(内附礼包)(4)微专题:环境保护知识要点(内附礼包)(42)微专题:关于森林火灾,你需要知道的是?(43)微专题:地质地貌(全)
(44)地理微专题丨高考地理涉及到的湖泊有哪些?
(45)地理微专题丨牛轭现象与嵌入式河曲
(46)地理微专题丨高考地理涉及到的湖泊有哪些?
(47)地理微专题丨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30)地理微视频丨丹霞地貌(3)地理微视频丨分钟看清珠海的城市化进程(32)地理微视频丨跟着李子柒看“水稻的一生”(33)地理微视频丨北斗和GPS到底有什么区别?终于说清楚了(34)地理微视频丨40秒搞懂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理(35)地理微视频丨外蒙古和内蒙古全地形对比三维地图
(36)地理微视频丨《航拍中国》看风成地貌
(37)地理微视频丨6分钟看完宇宙到底有多大?看完绝对震撼!
(38)地理微视频丨吊脚楼
(39)地理微视频丨石头筑成的水稻田,藏在石头里的秘密
(4)地理微视频丨地球的演变历史(新教材必备)
(42)地理微视频丨地球的内部结构(新教材必备)
(43)地理微视频丨大布苏湖的形成原理
(44)地理微视频丨东非大裂谷正在走向闭合?
(45)地理微视频丨地震(新教材必备)
(46)地理微视频丨地球的表面圈层(新教材必备)
(40)地理微视频丨冻土与湿地
(47)地理微视频丨地球的大气
(48)地理微视频丨天气的招聘--云
(49)地理微视频丨地球上的海洋
(50)地理微视频丨地球上的生物(新教材必备)
(5)地理微视频丨寒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