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日甲午战争,大清惨败,究其原因,也许有的人会以为日本武器装备更先进,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以陆*使用的步枪为例,当时日*用的是单发村田步枪,而清*用的是装多发弹的德制毛瑟、英制马提尼、奥制夏利曼等步枪。而海*方面,日本联合舰队也并非都是新式*舰,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本文就来梳理一下当时的日舰。
虽然当时日本肯花钱,可以说是倾尽国力发展海*,也买了一些先进战舰组成了联合舰队,但是毕竟财力有限。所以日本海*30多艘*舰当中,真正新式的*舰只有8艘,它们是松岛、严岛、乔立、秋津洲、千代田、浪速、高千穗、吉野等舰;这些舰吨位大,最小的千代田号也达到了吨,而吉野吨;这8艘舰都装备火力强悍的新式速射炮。
其余的有6艘是木壳帆船炮舰,分别是武藏、大和、天龙、海门、天城以及葛城号。有4艘是木壳炮舰,分别是凤翔、磐城、金刚和比睿。还有4艘是商船加上火炮改装的炮舰,分别是西京丸、山城丸、近江丸和相模丸号。2艘铁皮炮舰,分别是高雄号和爱岩号。
除了上述所列的24艘*舰,还有排水量在吨以下的4艘小型炮舰大岛、摩耶、赤城、鸟海和2艘水雷舰。其他还有3艘余吨的小*舰。
以上就是甲午战争时的日本联合舰队装备情况,其中木头壳子炮舰、帆船炮舰、商船改装炮舰和吨以下的小炮舰就有20多艘,占日本联合舰队的三分之二多,只不过木壳炮舰外面包了些防弹铁甲而已。日本联合舰队还有一些辅助船,以及鱼雷艇、炮艇等。所以说,当时日本海*武器装备并不比大清强。
*海海战中,具体到日本联合舰队参战的12艘*舰,8艘新式*舰悉数出动。其余4艘舰,西京丸是艘商船临时装了几门舰炮的改装舰。比睿号是一艘防护力弱的木壳包铁皮舰,赤城号是一艘排水量吨的小炮舰。扶桑号虽然是铁甲舰,但也是一艘拆掉风帆改装的老舰。
日本*舰除扶桑号装甲坚厚以外,其余的*舰装甲都在毫米以下。战斗力最强的吉野号,装甲只有毫米,其他第一游击队的3艘*舰高千穗、秋津洲、浪速的装甲是51毫米:而千代田号装甲只有33毫米厚。但是就是这样的日舰,却打败了除广甲舰是铁皮木壳,其余都是铁甲舰的北洋水师。
导致*海海战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很多,比如弹药没带够、队形散乱、失去指挥各自为战、个别*舰逃跑等等。这其中,日舰防护虽弱,但是门小口径速射炮却发挥了作用。特别是日本各舰装备的51门毫米速射炮,对于重创北洋水师的*舰发挥了威力。
在北洋水师覆灭的威海卫之战,日本联合舰队拼凑了22艘*舰围攻刘公岛。但是除了吉野、浪速等那8艘新式*舰外,其他14艘日舰,不是帆船炮舰,就是木头壳子炮舰,战斗力并不很强。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水师包括定远、济远等7艘铁甲舰,镇东、镇边、镇中等6艘炮舰,以及13艘鱼雷艇,却龟缩在港内被动挨打。如果有勇气冲出去,也未必会失败,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就凭8艘新式*舰,其余大都是改装的舰、木壳舰的日本联合舰队,打败了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师,这一幕至今都让人感到深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