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两方面来看,自然逼真的听觉传递,对韩国 [复制链接]

1#

电影艺术中的听觉元素,是导演对电影进行造型时,常用的表现手段中的一种。

一般来说,电影中的声音包括人的声音(主要是人物对话)、自然的环境音响和背景音乐。

它们主要起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甚至参与到影片叙事、烘托特定环境气氛的重要作用。

01特色人声塑造真实人物

众所周知,大部分的影视作品,大多都是采用后期配音的形式,尤其是大陆的电影,人物角色的声音基本都是标准的。

而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为了凸显生活原型中的真实人物的特色,增加影片的真实感和可信度,电影中的人物有时会大量使用方言,而在一般的电影中,电影角色是很少会带有专门的地方口音或者特色方言的。

但在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中,导演有意的安排或者设置一些小人物,其言行举止往往带着很浓的地方或者时代特色。

《辩护者》中从主人公宋佑硕到饭店老板娘顺爱,以及他接触的其他人物,几乎都说着一口流利的釜山方言。

《共谋者》取材于中韩边境人体器官走私贩卖组织的黑暗事迹,电影拍摄期间,导演和摄制组在中国威海生活近三个月,让演员能够亲身接触并感受到中国的语言文化,心地善良的罪犯英奎能同时说着一口流利且地道的山东方言和韩国方言时。

导演通过他对两国地方语言的熟悉,体现这个在中韩边境靠人口贩卖为生的不法人物的两面性。

另外,方言有一个神奇的力量,其实是让演员进入这个角色,而减少去表演这个角色的痕迹,《新世纪》中男主雇佣的延边地方凶手,四名扮演者本身就有在延边生活的经历。

一般来说人声包含了对白、旁白和独白,人声主要作用在于增加人物角色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这是初级层面的作用。

在《那家伙的声音》年仅9岁的李享浩被绑匪绑架了,绑匪在41天内使用了13部手机,打来47通电话敲诈勒索其父母索要2亿韩元的赎金,据后来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李享浩在被绑的第二天就已经惨遭杀害了。

凶手在这个过程中阴冷残酷得令人胆寒,导演请来了姜东元来出任凶犯的配音,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原凶犯的形象。特色人声因为其自身的特性能表达人物特有的情绪,能有效地增强电影的真实感和代入感,起到渲染环境、刻写真实人物的作用。

02现场环境声塑造真实情境

环境音可以说是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对音乐元素运用的特色之处,并且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真实的情境。

大部分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中的环境音是为电影专门录制的,用真实的物体和人在模拟真实的场景中录制出来的。

在《杀人回忆》这部电影中,警局内时常充斥着民众的激愤抗议之声,既还原了当时事件原型的办案场景也再一定程度上印刻了当时韩国社会警民之间的互相不信任的真实社会生活状况,而在影片中每次凶手要行凶之时总是遇上阴雨天,并且在环境中反复出现雨声,预示着危险的出现。

环境音不仅可以描绘出生活空间和自然环境状态下的声音,导演还可以通过特殊的环境音响来表现影片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电影《黄海》中延边街头上纷乱嘈杂的人群声、电线杆上喇叭里的广播声、路边饭店播放的民俗歌曲,生动形象地重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韩的边界城市延边的生活样貌。

导演通过特定的环境声传达出影片所处的时代以及地域特征,增加电影画面之外的信息量。

在影片所描绘的某些特定时代或者特定地域中、电影中的环境音响富有典型形象的特征,导演通过对特定时代、地域、场景的符号的提炼、抽象化,并通过环境声来表达运用,能够给观众展现一个更加真实、丰富、多样的现实社会生活空间。

环境声不仅有助于观众在脑海中建构真实事件中的现实环境,而且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能为物理环境营造出更深的情境氛围,使电影完成从现实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升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