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甲午中日海战殉国的7位清军将领,个个忠烈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yushiels.com/m/

丁汝昌,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光绪七年率北洋水师官兵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佑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

邓世昌是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刘步蟾是清末海军将领、北洋水师右翼总兵。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后,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规。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鏖战三时许,多次击中敌舰。次年,为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林永升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中国近代海军学校的第一次远航实习,周历南北洋。后以千总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回国后调入北洋升任守备、都司,曾任"镇中"舰管带。北洋成军后升任左翼左营副将,后迁至总兵。在甲午海战中阵亡后,清政府以其在海战中"争先猛进,死事最烈",照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

左宝贵,清末著名民族英雄,字冠廷,回族,山东费县地方镇(今属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甲午三英之一。甲午海战中,身受重伤仍坚持督战、燃放大炮,后中炮牺牲,牺牲后连尸体都没有找到,令人敬佩,让人感动的流泪。

沈寿昌,年10月以第四批留美幼童赴美国学习,年回国,不久任北洋海军威远舰二副,后晋左营都司,调任济远舰大副、帮带。年7月下旬随济远舰护送受雇英轮高升号运兵赴朝鲜,在丰岛海面遭日本吉野号等舰突然袭击。当管带方伯谦临阵令济远舰逃窜时,即奋不顾身,指挥属下竭力还击,炮伤吉野号。激战中以身殉国。年仅32岁。

柯建章,福州人。船生出身,积功升署北洋水师中军左营守备,充"济远"舰枪炮二副。年7月,"济远"完成任务返航,行至丰岛附近海面时,遭到日本"吉野"等三艘军舰的突然袭击。"济远"无可回避,亦开炮还击,大副沈寿昌奋勇督战,不幸头部中弹,当即牺牲。柯建章见此情形,继续督炮击敌。鏖战中,亦不幸中弹,洞胸阵亡。沈寿昌、柯建章等的誓死拚搏,前仆后继,赢得了"济远能战"的赞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