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为中国军队永远的痛,甲午海战失败的 [复制链接]

1#

甲午海战是中国军队永远的“痛”,失败的痛,仇恨日寇的而难以消除的痛恨,以及对于清政府腐败导致国家软弱的心痛。

表面上看,甲午海战是北洋水师军舰上炮弹出了问题,缺少炮弹,有“哑弹”“假弹”等,其实,中日海战以北洋舰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便是炮弹充足,而且都是优质炮弹,北洋舰队也依然会失败。当时,北洋舰队从炮弹到大炮,从武器装备到燃料,从军队管理到舰艇管理,从海军归属体制到国力的支持等多个方面,都有问题。

从军事管理上看,清政府管理下北洋水师,无论是武器还是军队的整体实力,都不如日本海军,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这有军事原因,也有政治原因,是很值得分析和吸取的历史教训。

邓世昌

第一,北洋舰艇在装备上确实有很大的弱点。

北洋军舰上除了有劣质炮弹之外,舰艇上的炮弹所射出的炮弹都是穿甲弹,而穿甲弹没有开花弹的威力大,因为它不会大爆炸。据统计,当时北洋舰队曾击中日本海军的军舰多达余发炮弹,但都没有发生大爆炸,只是在日方的舰艇上穿了洞,而穿洞对于大型军舰来说,是没有很大的破坏力的,只有能准确击中敌舰吃水线附近的甲板,才可能将军舰击沉。也就是是,北洋水师的炮弹,只能击中,而不能击沉,毁不了敌舰,敌方战舰受伤了却还能打。

而日本军舰用的多数是开花燃烧弹,破坏力极强,一旦北洋的军舰被击中,便瞬间起火爆炸,既能毁坏舰上设备,又会引起大面积燃烧,烧伤船员,掀起的浓烟会遮挡视线,使战舰上的士兵无法继续作战。

北洋水师缺钱,而且,有一些钱也不少被贪污了,腐败使清朝海军只能装备穿甲弹,而无法装备开花燃烧弹,所以,被动挨打,既是技术装备的原因,又是军事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

第二,北洋舰队虽在舰艇的排水量方面不会输给日本军舰,但在设计样式上却属于是落后的,反击慢,因而被挨打。

北洋海军的主力舰“镇远号”和“定远号”,其排水量在吨左右,光从军舰的吨位上比较,大可碾压日本排水量多吨的旗舰舰“吉野号”,但是,排水量大并非即是更优秀的舰艇,清军水师“镇远号”和“定远号”的制造款式是比较落后的,航速过慢,只有15节左右,而日军旗舰舰平均航速在在20~30节左右。而且,北洋战舰在舰上所装备武器也比较落后,北洋的两艘主力舰只在战舰首尾装备大口径火炮,但在战舰的两侧却缺少火力防备。相比较,日舰吉野号在战舰的两侧配备了大量速射炮,是新式战舰的火力配备,日军战舰能四面射击,而清军战舰只能舰头舰尾射击,不挨打才怪。

还有,从舰炮的射速上看,北洋“定远”“镇远”两舰平均6分钟射一发炮弹,而日军“吉野号”一分钟却能射出六发炮弹,清军战舰慢吞吞的射击,如何抵得住日军军舰快速射出的炮弹,挨打是必然的。火炮射速上的悬殊差距,使北洋战舰在激战中非常被动。所以,那次海战中,北洋参战的10艘舰沉没5艘,而日军参战12艘只被打伤,无一沉没。这是军事装备上的落后,海上激战,当然极难获胜。

海战场面

第三,北洋海军战舰与日本战舰在所采用的动力方面,也差距很大,动力差,使军舰行驶缓慢,被动挨打,成了正常的了。

表面看,北洋海军军舰在航速的设计上与日军军舰只有不大的差距,是18节比23节左右,但是,在大东沟的决定性的激战中,北洋海军军舰的平均航速只能发挥到7节,而日舰却能平均发挥在20节左右,差距太大了,为什么呢?

关键在于所使用的燃料质量不同,北洋战舰所用的动力煤问题很大,主要由开平矿务局供给的动力煤并非是该矿所产生的最好的煤,当时,开平矿务局年产量已达近百万吨煤,而且,所产的多是“五槽煤”(即第五工作面)的优质煤,“烟少火白”,属于“无上品”,是非常不错的煤,但是,北洋军舰所用的却是煤炭质量最差的“八槽煤”,煤碎如散沙,杂石多,燃烧后灰很多,原因很简单,清政府腐败,各层官员盘剥窃利,海军任人唯亲,后勤采购贪腐严重,他们买了劣质煤却向上报优质煤的价,这可以从中贪污,于是,“五槽煤”卖国了商人,而“八槽煤”却以“五槽煤”的价格卖给了军舰,成了舰上用的动力煤。

使用劣质“八槽煤”的军舰自然是航速慢,并极易损坏锅炉,且浓烟滚滚,军舰行驶慢,并极易因浓烟而被敌舰发现,被动挨打就难以避免了。这是政治、军事管理上的落后腐败所造成的失败因素。

甲午海战

第四,战前情报方面的水平差距也是甲午海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军早有侵略野心,日本海军很早就开始收集有关北洋水师的各方面情报,而北洋水师却对日本海军了解甚少,打起战来,北洋水师自然很难获胜。

日本早就有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他们一直在收集关于中国各方面的情报,而对于中国军队,特别是对于当时清政府最强的军事力量——北洋水师更是重点进行调查,非常仔细地都收集了相关情报。

比如,对于北洋水师是否增援朝鲜战场的状况,以及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的装备状况等,就连同军舰的将官是谁,日军早就搜集了详细资料,而北洋水师只是靠留学回来的军官,以及一些外交途径带回的一知半解的资料,情报搜集严重不对称,北洋舰官是“睁眼瞎”,而日军舰官对北洋舰队心知肚明,这仗还能打赢吗?

第五,对舰队军事管理上的落后体制和腐败行为,是北洋水师战败的最重要原因。

日军队海战早有准备,他们为支持海战,全线动员,天皇、首相、海军大臣大力支持海军,都到过舰队去视察,连军队家属,还有妇女、学生等都全力支持海军,致使日军海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

相比之下,清朝对海战的关心,可谓是既不用心,也不用力,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宁愿钱用去修颐和园,为她庆祝生日,也不把钱用在提高军舰战力水平上;在她看来,她的生日事关大清脸面,乃国之大事,而海军买装备仅仅是李鸿章该管的事;李鸿章任人唯亲,海军是就如他的“私人军队”一般,任亲便养成了贪污,而“私人”性质的军队,当然别的大臣不仅不关心、不支持,而且也极力想法子限制其发展,因为这事关朝中权力争斗,朝中敌对势力,哪里会愿意李鸿章的海军强起来呢?这样的腐败政府,这样的军队管理方式,能打赢胜仗吗?

慈禧太后

当时的清政府,腐败的政治严重影响海军的管理,朝中各派系矛盾错综复杂,慈禧与光绪矛盾严重,洋务派与保守派矛盾重重,皇族与权臣不可相让,李鸿章与张之洞等也不可调和,而李鸿章作为淮军统帅,与原来曾国藩的湘军嫡系,也有矛盾,他着力于建立自己的势力,而淮军是他起家的军事基础,之后,北洋水师也成了他所掌控的嫡系部队。

表面上看,北洋水师是清廷的军事力量,但实质上只是李鸿章的“私家军”:北洋水师是李鸿章初任北洋大臣时督办创设的;北洋水师的提督丁汝昌是李鸿章的淮军旧部,是李鸿章的嫡系将领;北洋水师的财权、人事权和最高管理权都掌控在李鸿章手里,李鸿章绝对不允许别的任何大臣来染指水师的。水师官员只忠于李鸿章。

这样的海军队伍,如何挡得住如狼似虎,又获得日本全国支持的日军舰队呢?

甲午海战,失败是必然的。当代中国人应该永远记住这一场海战的失败教训,认真总结,深入思考,努力让中国的海军更快强大起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