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引才26万青岛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复制链接]

1#

年12月,当这一年走至终点时,青岛连续第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这个含金量很高的城市荣誉,成为青岛去年引才最漂亮的注脚。

“最佳引才城市”,青岛实至名归,这组数字就是最好的佐证:

年,青岛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6.1万人,人才总量突破万;新当选院士3名,新增国家级人才工程22名,新引进留学回国人员人,均列全省第一;驻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达到52%,实现“四连涨”……

这一组组硬核的数字,也为青岛赢得关于人才的各种头衔,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毕业生首选城市排行榜第7名……

人才是第一资源,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青岛形成了人才高度集聚、产才深度融合、活力持续迸发的生动局面,全市人才总量、结构均实现较大提升。

这彰显了青岛十足的魅力,也督促*海明珠继续奋力前行。那么,青岛的人才吸引力,从何而来呢?

1

招才引智下足功夫

去年12月2日,第21届“蓝洽会”在西海岸新区举行。作为青岛自主打造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引才活动品牌,“蓝洽会”自年起已连续举办21届。

这届“蓝洽会”聚焦海洋生物医药、高端海工装备制造、海洋文化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布涉海涉蓝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余个,项目需求余个。

21年来,“蓝洽会”累计发布海外人才岗位需求超过1.5万个,集聚高端人才来青创新创业近人,这块“金字招牌”是青岛招才引才的生动缩影。

年,青岛为了招揽各类人才,可谓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

组织首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际青年人才招聘推介暨“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走近青岛和“青才实训营”活动,促成余人次留学人员与企业对接;

连续第三年举办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搭建起青岛企业与全国优秀博士后人才合作“快车道”,博士后项目落地或达成合作意向30余个;

聚焦五个一流产业集群和各重点产业专班需求,征集发布人才岗位11万余个,赴北京、上海、西安、大连成都等城市举办50余场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动;

启动“青岛市引才百日攻坚行动”暨“开学第一课”推介活动,直播吸引64万人在线观看……

持续打造面对不同人才的引才活动品牌,举办各类招才引智活动,多管齐下的青岛,终会赢得人才的青睐:年新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6.1万人。

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形式灵活的人才招揽模式,更在于放大城市特色,满足人才干事创业的需求。

青岛作为山东的龙头,无论是资源禀赋,还是肩负的国家战略,在省内都是首屈一指。青岛拥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孕育出海尔、海信、青啤等驰名世界的企业,也拥有卡奥斯、特来电、青岛云路等“独角兽”企业。这是一座有着浓厚创新创业氛围的城市,只要有梦想,就能在这里扎根发芽生长。

青岛在全国首创了“青岛人才赋能中心”,通过“*府搭台、企业唱戏、人才受益”模式,为人才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服务;打造“青岛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地图”,实现人才找*策、找平台、找项目、找资金、找岗位、找服务六个方面“一网集成”等等。

这样的青岛,成为人才眼中的“香饽饽”水到渠成,不仅让人才带着雄心壮志来,更要在这里完成梦想。

2

人才生态充满活力

引才,只是第一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青岛着力培植人才发展的“热带雨林”式生态,构筑起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

“来了就是青岛人”,这是最朴素的情感表达。青岛在制定人才*策时用心良苦,住房补贴、落户秒批等优惠*策让人才心中有底。

年,青岛进一步放宽学历、技术技能人才落户条件,对博士学位人员取消落户年龄限制。落实人才创业创新支持正策,为青岛博士后设站(基地)单位以及博士后研究员发放各类资助1.7亿元。

此外,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3.37亿元,发放硕博研究生一次性安家费3.79亿元,惠及5.6万名青年人才在青创业创新。

破解人才创新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青岛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金融赋能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20条举措,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金”“人才贷”“人才板”“人才债”等联动机制,拓宽人才多元融资渠道。

此外,青岛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人才评价由企业说了算,50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人次。同时,放权激活事业单位活力,健全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创新出台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招聘办法。

人才发展生态“软件”配套齐全,硬件也足够“硬核”。

年2月,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住房建设和筹集工作的意见》,面向公众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到,市南、市北、李沧可在商品住房项目划定20%比例的房源优先面向人才销售;销售价格原则上不高于同区域商品住房预售方案拟销售价格的80%;产权型人才住房签订购房合同满5年可上市交易……

青岛人才住房新*,不仅仅是让人才有房住,还要住的更舒心更“实惠”。对人才来说,无住房之忧,才有归宿感,青岛面向人才拿出了十足的诚意。

引人更要留人,近年来,青岛构建了以落户*策、普惠性*策、选拔性*策和产才融合*策等为主体的*策体系,覆盖各类人才,贯穿创新、创业、住房、教育、医疗各个环节,支持力度位于全国前列。

3

“它山之石”可为我用

人才,对一座城市来说意味着什么?

年,上海落户了人,差不多是年的2倍还多。这对于这座国际大都市来说,绝对是人口大年。细分来看,人才落户人,占了近一半。

上海用最诚实的肢体语言告诉我们:这座城市想要什么!

人才引进排名前十的榜单里,包括4家互联网科技公司、3家制造业企业、1家通讯科技公司、1家新能源制造业、1家生物医药企业。

总体来说,还是偏向互联网、IT行业。从设计芯片的展讯、到芯片制作的中芯国际,围绕芯片一整条产业链,无论是落户企业占比还是落户人数占比都非常高。

如今的上海,不仅极度重视人才,还瞄准自己的产业布局,正在全力描摹一个未来的上海。

无锡是一座略显“低调”的城市,但它与青岛一样,也是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截至去年底,无锡全市人才总量超过万人,要知道,无锡的总人口只有余万。

无锡为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坚持人才*策不断档。“太湖人才计划”去年支持14个大类个人才项目,其中创新创业领*人才项目个,同比增长16.3%。

产业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明显、优质要素集聚、发展潜力巨大……无锡就像一块“海绵”,凭借自身强大的人才生态,吸引着职场人的青睐。

无锡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才的强劲驱动,耕耘无锡的每一位开拓者,也都收获了与城市共赢发展的丰厚红利。

纵览国内的“头部城市”,都把人才放到了重要位置。放眼未来,对人才的争夺会更加激烈,跑在前头的青岛,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继续加快引进人才,培植良好生态留下人才,青岛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表达了对人才满格的诚意。

如今的青岛,展现出对人才的巨大吸引力;未来的青岛,还可以做的更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