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同一个故事两家唱,上海沪剧院与上海评弹团
TUhjnbcbe - 2023/9/21 21:49:00
        

吴侬软语,吟唱的是上海声音;粉墨弦索,演绎的是世间悲欢。8月24日,上海沪剧院与上海评弹团新生力量集结一堂,推出上海戏曲院团夏季集训展演·沪剧评弹联合专场,展示青年演员学习经典、传承经典、再现经典的成果。

沪剧、评弹诞生于江南、盛开于申城,好比两朵并蒂莲枝的姐妹花,艺术风格有相通之处,还频频“撞题”,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沪剧和评弹都有《雷雨》《西厢》,都讲过江姐、王孝和、杨乃武与小白菜,都改编过巴金作品《家》。沪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唱词由弹词脚本作蓝本,而评弹《罗汉钱》则是根据沪剧改编。

当年沪剧表演艺术家邵滨孙想编写沪剧《杨乃武与小白菜》,苦于没有脚本,于是请弹词皇帝严雪亭帮忙,提供弹词脚本作蓝本。《杨乃武与小白菜》排练时,严雪亭经常去观摩指导。《杨乃武与小白菜》演出海报都会写上:艺术顾问严雪亭。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回忆这段艺坛佳话,连声说,今天的青年演员需要多看戏、多与兄弟院团交流,汲取艺术活水。他认为,六个戏曲院团同台展演对青年人成长大有裨益,我们的年轻演员兴奋得夜不能寐。

《罗汉钱》是沪剧和评弹的经典之作,舞台、书坛上,张艾艾与李小晚的爱情故事随着老艺术家演绎流传全国。这个作品最初改编自赵树理的小说《登记》,是发生在北方农村的故事,在吴侬软语的吟唱下,被赋予江南的温柔与秀美。

有的沪剧和评弹“同题作文”转换视角,别出新意。评弹《家》觉新的一段唱,从男性视角抒发对于家的爱恨情仇;上海沪剧院在传统剧目《家》基础上创作《家·瑞珏》,从瑞珏的女性视角展开,对于传统既有真心诚意的继承,也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改编、发展。

沪语和苏州话发音相近,沪剧和评弹都有江南丝竹演绎的曲牌,如紫竹调、小九连环等。在此次联合专场演出中,《月圆花好》《梦萦江南》融入沪剧与评弹的曲牌,展现两个剧种相融相惜的特色。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表示,沪剧与评弹同为南方剧种,彼此互相影响、渗透、嫁接,沪剧唱腔吸收评弹元素。这次演出有意选择同题作文,像一条线串联江南剧种发展演变,观众听之、看之,能想到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她还说,青年演员成长离不开剧目积累,有良性竞争才有发展,同台合演,演员们代表自己,也代表剧种飙戏。

24日舞台上,青年演员们一展自己对经典剧目的理解。长篇弹词《玉蜻蜓》是评弹最为经典的书目之一。上世纪50年代,评弹一代宗师蒋月泉与评弹作家陈灵犀合作,对传统书目《玉蜻蜓》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加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承,依旧常演不衰。这枚“玲珑可爱”的玉蜻蜓又传到了年轻人的手中。年,沪剧界大会串,丁是娥、解洪元、王盘声、袁滨忠、石筱英、赵云鸣、杨飞飞、邵滨孙等当时上海享有盛誉的沪剧艺术家共同演出《雷雨》,集合当时人民、艺华、爱华、长江、努力、勤艺等沪上沪剧团体,成为沪剧界大团结精神的体现。《雷雨》伴随着一代代沪剧演员共同成长。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最初扮演四凤,后来又演了繁漪,还拍摄同名沪剧电影。她说,将来想尝试演鲁妈这个角色。

24日,这些经典唱段由上海沪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洪豆豆、钱莹、丁叶波、金世杰、朱麟飞、韩朝群、吴嘉倩、徐祥、施佳杰、朱君尧等,与上海评弹团优秀青年演员*海华、陆锦花、王承、陶莺芸、徐一峰、候骁晟、夏慧莹等同台演绎。

吴侬软语、江南风情是沪剧与评弹的共同特色,除此以外,两者都擅长表现现代题材、英雄人物。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成立后演了很多现代戏,被中宣部称为“坚持演出现代戏做出显著成绩的八个院团之一”。评弹也素有“文艺轻骑兵”美誉。集训中,评弹团为鼓励青年演员传承“红色基因”,推出红色题材“传统菁华”翻箱底计划,整理复排了一批红色经典作品。24日演出在着重体现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基础上,沪剧院与评弹团通过《峥嵘岁月》《红色的种子》这样的红色剧目,激励青年演员更好传承红色基因。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诸葛漪

    

文字编辑:施晨露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一个故事两家唱,上海沪剧院与上海评弹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