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地震会引发渤海大海啸吗
TUhjnbcbe - 2024/4/1 17:54:00

渤海

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同时也属于内水范畴。

名称变迁

根据史料记载,在西周时期,中国的海还不存在具体海区名称,凡是能见到的海,一律都称为“海”内陆不临海的地方,也会把大的湖称为“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渔业的兴起以及沿海一带海洋灾害的不时发生,人们开始把海域用名称来区分。据史料记载,渤海一开始称为“勃海”,苏秦曾说:“齐北有勃海。”西汉大夫田肯曾说:“齐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渤海也被称为“少海“,《韩非子》记载:齐景公游于少海。(齐景公在海上乘船巡游)。

自元朝以后改称“渤海”一直沿用至今。

地理位置

渤海,位于北纬37°07′~40°56′和东经°33′~°08′之间,是一个半封闭的内海,东面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岬,至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岬的联线与黄海分界。其它三面被陆地包围,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毗邻。渤海海岸线全长约公里。东西宽约公里,南北长约公里。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8米。而东部的老铁山水道最深,达到86米。(尴尬了,还没有长江水深)根据地形地貌,渤海可分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五个部分。

黄渤海分界线

在我们印象当中,大海都是连成一片,哪里会有分界?然而,站在蓬莱阁田横栈道的尽头,举目北望,一条黄蓝相间的“S”形弧线,把渤海和黄海一分为二,左边是渤海,右边是黄海。这是因为黄、渤两海的浪潮,盐度各有不同,再加上此地海底地沟运动和两海各自不同的水色(黄海海水较蓝,渤海海水较黄)作用,形成一条“泾渭分明”的水流,即黄渤海分界线。

渤海海冰

冬季,渤海由于北方的强寒潮会出现海水结冰现象。自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沿岸从北往南开始结冰;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由南往北海冰渐次消失,冰期约为3个多月。1-2月,沿岸固定冰宽度一般在距岸1千米之内,而在浅滩区宽度约5-15千米,常见冰厚为10-40厘米。冰期最重时,可以从辽宁兴城海岸直接驾马车去到东南10余公里的菊花岛。(岛陆被冰架连接)

渤海发生过因为地震引起的海啸吗?

在古代,海啸通常称为“海溢。

渤海最早的海溢记录出现在汉元帝初元元年五月(公元前48年6月),“渤海水大溢”。次年秋七月(即公元前47年8月)诏曰:“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其中的地动根据时间推测应该是(公元前47年4月17日)。

灵帝建宁四年(公元年)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后汉书·灵帝纪》),按照中国史料记载方法,地震和海水溢应该指的是发生在大致同一时间而地点不同的两个事件.在后来的《文献通考》卷二九六《物异考·水灾》中:“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清。甚至略去“地震事,这也说明地震和海水溢两个事件并没有必然联系。

《后汉书》卷八中记有“东汉熹平二年(公元年)夏六月,北海地震,东莱北海海水溢。据《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中解释,“东莱为今山东黄县,“北海并非指渤海,而是当时的“北海国,即今山东昌乐西。可见“北海不是渤海,甚至地震也不一定发生在海里,地震和海水溢应该是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

地震事件分析

年9月22日渤海7级地震,震中位于38.0°N、.0°E.从震害描述上看,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北京、辽宁、朝鲜.蓬莱破坏最重:“城崩,房屋坍塌甚多。此次地震震中在蓬莱外海,但在史料记录中找不到对应有关“海溢的记载。

年5月5日渤海6级地震,从震害描述上看,乐亭破坏最重“坏民屋,东郊刘忭庄地裂二所,各长三丈余,涌黑沙水。另外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均有震感。在2日后又发生5级的余震。但在史料记录中也没有海啸的记载。

年10月6日渤海7级地震,有感范围南到江苏、安徽北部,北到辽宁,东到朝鲜,西至山西以及河北、山东、河南诸省;持续时间长,“连震三日。记载地震的同时,各地有大量河、湖、井“水动、“水溢、“水沸等记载,地震后导致长白山火山喷溢,但渤海周边仍然没有“海溢的记载。

近现代

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震中在海里,死9人,伤余人,山东、河北、辽宁、河南、江苏、山西、内蒙古等地有震感,但是没有引发海啸。根据体波合成地震图与观测地震图拟合的方法确定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为:深度25km,走向°,倾角85°,为走滑型地震,造成海啸的可能性更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渤海海域的历史和现代地震都没有引发海啸的记载,而记载的三次“海溢事件也都没有相应的地震事件对应.说明所记载到的海啸(海溢)事件可能仅仅是风暴潮,或者是海底滑坡等其它原因引起的海啸,不是由于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渤海海域断裂带

渤海海域断层及断裂带,渤主要是NE(东北西南)走向,少量为北西向,分别受控于北东向的郯庐地震构造带和北西向张北地震构造带。一般长5~20km,最长40~50km.断裂带以正断活动为主,而且小地震的震源机制也表明了渤海区域主应力方向以近水平方向为主,断层活动主要表现为左右错滑。

断层及应力示意图

渤海海啸的计算机模拟

以年9月22日渤海发生的7级地震来模拟,震中位于渤海海口(38.0°N、.0°E),推测发震断层为北西向的长岛—芝罘岛断裂,为正走滑断层,走向约°,震源深度设为15km。根据上述经验公式计算出,断层长度51.17km,断层宽度19.72km,滑动量0.89m。导入数据后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到岸最大浪高也只有0.4m,最大爬岸浪高发生在山东烟台—蓬莱一带。考虑到近岸区域地形变化复杂,海岛密布,局部地形条件可能会很大地影响实际海啸波高。

研究结论

渤海海域上的历史地震产生海啸的可能性很小,尤其是产生灾难性海啸的可能性更小,由于渤海海域断裂基本都为以水平应力为主的正走滑断层,这更减小了产生灾害性海啸的可能性.而且渤海海域水深普遍比较浅,基本在50m以下,这就更抑制了发生海啸的可能。所以整体来说,渤海区域应该没有发生过灾难性的海啸事件。

研究内容引用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论文:石峰,毕丽思,等。

——————

有其他关于科学方面的问题可以评论留言,梵观点会及时作答。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震会引发渤海大海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