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日本参战吨位最小的
TUhjnbcbe - 2024/8/26 18:12:00
北京治疗脸部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_p2/

甲午战争时,日本参加了黄海海战的十二艘军舰中,“赤城”号炮舰是吨位最小的一艘,排水量只有吨。不过这艘日本自己设计建造的小型军舰吨位虽然不大,却也很有特点。

“赤城”号炮舰

“赤城”号炮舰长47米,宽8米,吃水2.95米,最大航速12节,年7月在日本的小野滨造船厂建造完工,属于“摩耶”级炮舰的四号舰。这款炮舰日本共建造了四艘,除了“赤城”之外,另外三艘分别是“摩耶”、“鸟海”、“爱宕”。

“赤城”号炮舰上甲板后部

虽然是同型舰,不过因为技术的进步,因此四舰之间还是小有差异:最早建造的“摩耶”、“鸟海”采用了传统的铁质船壳,而后来建造的“爱宕”、“赤城”则换成了更为新式的钢质船壳。

黄海海战后“赤城”被打断后桅尚未修复

由于甲午战争前的日本工业能力也较为落后,因此“摩耶”级炮舰在设计上并无太多出彩之处,航速慢,防护力差,唯有火力较强,日本人在这艘只有吨的小船上装备了四门毫米后膛炮和六门47毫米哈乞开斯单管机关炮,火力足以和小型巡洋舰媲美。这倒是比较符合日本人喜欢冒险,强调攻击的特点。

弹痕累累的“赤城”舰舰尾

然而这么小的军舰上堆积了如此多的火炮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说甲板过于拥挤,船员过多、居住条件差等等,好在“摩耶”级炮舰的主要用途是近海巡逻、侦察之用,不会长期出海,因此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不是很大,总体来说日本海军对它还是比较满意的,也算是一款比较成功的产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日本参战吨位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