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火攻都是海战中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人类最早的海战是古希腊时期,那个时候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敌舰撞沉。古希腊三列桨座战船就是在这个舰艏安装一个撞角,用它把敌舰撞漏,同时士兵在两船相撞的瞬间冲到这个对手的船上,杀死敌人。罗马人发明了乌鸦战舰,这种战舰的前端有一个带钩的舷梯,接近敌舰的时候把舷梯放下,铁钩钩住敌舰,随后士兵们一拥而上,变海战为陆战。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人就是依靠这种战术重创迦太基舰队。罗马人打仗都是陆战无敌,海战没打过,连队形都排不整齐,怎么对付海上霸主迦太基,就只能这么做,结果这么干把他们不熟悉的海战变成了他们熟悉的陆战,结束了这个迦太基人的海上霸权。
这段时期火攻是偶尔才有。到了公元前三世纪,希腊人开发出了一种可以在正午的阳光下自燃的燃料,这是一种含有硫化物、沥青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平时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使用方法就是趁着黑夜派人摸到敌人的港口,把这种燃料涂抹到敌船的船壳上,第二天中午太阳一照,军舰就会自燃。但是这种东西用起来看受限,天冷不能用,阴天下雨不能用,所以也就没推广。
直到过了几百年之后,东罗马帝国发明一种武器叫希腊火,其实用的燃料就是中东随处可见的石油,混进其他一些材料,放到密封容器里加热。然后通过喷嘴儿来释放火焰,这样喷出来的火焰甚至能够在水上燃烧。希腊火第一次投入使用是在七世纪阿拉伯大围攻期间,东罗马的战船向阿拉伯舰队快速划去,等双方间隔只有几米的时候,战舰突然喷射出一道道火柱,把阿拉伯舰队化成一片火海。
不过这种东西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在风平浪静的时候用,逆风点火烧的就是自己。所以在世界其他地区火攻方式都是用纵火船来完成。纵火船顾名思义就是先把自己点着,然后再贴到敌人的军舰上把他们点着,以命搏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纵火船有水手负责操纵,所以准度有保证,在距离目标很近的时候跳船逃生。亚历山大大帝时期,马其顿军队围攻提洛斯,修筑了不少营垒。提洛斯派出纵火船把这些营垒给烧了个干净。这是纵火船第一次用在实战,打的是地面目标。
另外一次就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赤壁之战,黄盖率领的船队就是典型的纵火船。不过这些时候那个纵火船没什么标准,都是顺手挑起艘旧船拿去放火。到了十六、十七世纪风帆战列舰时代,欧洲国家会把退役的巡航舰或者商船专门改成纵火船。这些船的重量大概在二百到三百吨,搭载十门左右的轻型火炮作为自卫武器。又因为这是一种自毁式武器,所以并不会设计首尾纹饰这些不中用的东西,反而是特别注重这个安装更完备的索具。但是索具越多,操作起来越复杂,需要的船员就越多。所以怎么设计纵火船的逃生通道也是个问题。像其他军舰那样从侧舷放救生艇肯定来不及,火一烧起来,跑不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救生艇放在船体内,所有成员在船舱里,救生艇安排一个专人负责点火,然后放下救生艇,通过特制的舱门滑到船外逃生。
一五八八年,英国和西班牙爆发英西战争,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指挥官西多尼亚把军舰停到了法国,准备运送西班牙步兵登陆英国。这时候皇家海军指挥官霍华德就派出纵火船,毫无防备的西班牙人纷纷砍断锚链,四散逃跑。第二天无敌舰队被迫在混乱不堪的状态之下,跟英国皇家海军打响了格拉沃利纳海战,结果毫不意外的惨败。这一仗让英国人保住了本土,为未来国家的崛起打好了基础。所以英国人吃到了这个纵火船的这个甜头,但是不久之后就开始吃它的苦头了。
一六七二年,英国联合法国对荷兰发起第三次英荷战争,是一场准备瓜分荷兰的灭国之战。面对两大强国合力打击,荷兰不仅不服软,反而派出海军偷袭了在英国本土索尔湾停泊的英法联合舰队。英国人到底是有海洋传统的,在发现自己被偷袭之后,很快控制住了形势,带着法国人迅速编成队形出港迎战。并且逐渐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就在此时,荷兰舰队突然放出几十条纵火船,点着了法国卓越号战列舰和英国的皇家詹姆斯号战列舰,战场形势瞬间逆转。这一仗英法联军损失了四艘战列舰,伤亡两千五百多人,海军上将、三明治伯爵蒙塔古阵亡,一年之后,在特克赛尔外海又被荷兰纵火船烧了个七零八落。两场火烧完,皇家海军再也无力登陆荷兰,第三次英荷战争就草草结束。
到风帆时代的末期,火炮在海战中的价值越来越大,但并没有削弱纵火船的地位。一八二一到一八三零年,希腊独立战争当中,爱琴海海域多岛的地形有利于希腊纵火船隐蔽突袭,奥斯曼笨重的大型战舰在希腊纵火船面前损失惨重。不过这也是纵火船最后的表演舞台。到了蒸汽钢铁时代,纵火船基本上就销声匿迹了。因为速射炮可以在远距离把他们轰烂,不仅是纵火船没了踪影,就连火攻在海战中的地位也被减弱了。因为军舰变成了钢铁结构,不易燃。
十九世纪末,很多国家开始拿含苦味酸的炸药给炮弹用,这种炸药有极强的点火能力,甚至可以点燃钢铁。但是它对舰艇的破坏能力就太一般。甲午战争黄海海战,日本舰艇就大量使用了装填苦味酸炸药的炮弹。也确实点着了不少北洋水师的舰艇,但是北洋水师没有一艘舰艇是因为火灾沉没的。致远舰是舰体倾斜锅炉进水引发了爆炸。广甲是在撤退过程当中撞礁石搁浅,其他三艘军舰经远、超勇、扬威,虽然在沉没之前都曾经燃起大火,但是它沉没的原因是因为水线部分被打穿,导致大量进水。而北洋水师另一艘主力舰来远被日本人的炮弹击中,引发恐怖的火灾,甲板以上全部被烧毁。即便如此,来远仍然靠着自己的动力开回了威海卫军港。由此可见钢制战舰在火灾面前生存能力有多强。
到了现在就更没有什么人用火攻,炮弹和反舰导弹都是穿甲或半穿甲战斗,靠点火没有啥用。现代军舰虽然经常出现火灾,但基本上不会带来多严重的影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上,一架这个F4战斗机挂着火箭意外走火,击中了停在对面的一架A四攻击机。这架A四当时刚加完油,立刻就变成了一团火球,里边的飞行员正是后来跟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的麦凯恩,差点儿被烧死。这个A四又点燃了油罐车和弹药,最终形成了一场超大规模的火灾,烧了二十个小时,三百多人伤亡。按理说很严重了。但是二十天之后,航母就被修复了。
七十年代,美国贝尔纳普号巡洋舰也着过一次火,上层都被烧没了,但是舰体愣没有受任何影响,一番改装又重回战斗序列。二战后唯一一艘毁于火灾的军舰,就是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