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一偏远渔村,600年前曾震慑倭寇,近
TUhjnbcbe - 2024/12/15 18:29:00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在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割地赔款中,逐渐被打碎。

在各种不平等条约中,土地不是被割据,就是被租借。说起被租借的地方,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威海卫。

威海卫可谓是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

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后,睡梦中的清政府高层开始意识到西方枪炮的先进,以及自身刀枪的落后,于是开展了一场自救的洋务运动。

清政府想通过学习西方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来抵御列强的侵略。在自救运动中,最具有代表的便是北洋舰队。

北洋舰队的出现,让清朝有再次“崛起”的势头,毕竟当时的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几大军舰的排水量都在世界前列。

但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被重创,几大主舰队被击沉,剩下的舰队船只,在李鸿章“避港保舰”策略下,退守于威海卫。

威海卫的历史能追溯到汉朝时期,其原是一偏远渔村,明朝时期(洪武三十一年年),为了防止倭寇的侵扰,赐名为威海卫。后经过清朝的发展,成为了北洋水师的基地。

年,黄海海战的第二年,日本联合舰队入侵威海卫,威海卫中的北洋舰队被困长达一个月孤立无援,在抵过日本的7次进攻后,最终彻底全军覆没,也是从这之后,威海卫落入日本手中。

随后不久,英俄两国为了远东地区的利益争斗激烈,年,沙俄强行和清政府签订了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强行租占了旅顺口和大连湾。

而当时沙俄的对头英国,为了制衡沙俄,便向清政府强行租借威海卫,租期是25年。在日本和德国的支持,最终清政府迫于压力,和英国签订了租借条约,但是条约中有一点是租期和沙俄租借旅大的期限相同。

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辽东半岛的控制权,大打出手,最终日本胜利,占领了旅顺。由于旅顺从沙俄手中到了日本手里。“俄国都没在旅顺了,所以英国你没必要再占着威海卫了”。所以清政府向英国提出了第一次“收回”威海卫的要求。

但是此时,德国占领了胶州湾,德国成为了英国的对头,于是英国以制衡德国为由拒绝了归还,第一次收回威海卫就这么失败了。

后来到了年,北洋政府当政再次向英国提出收回威海卫的要求,此时的英国迫于国际压力,最终答应了要求,但是提出要求“我还你威海卫可以,但是你得把刘公岛租10年给我,而且一旦10年到期了,后面我还可以随意续租。”也就是变相占领刘公岛。

此时的中国,必然不会同意,直接拒绝了英国的要求,两国僵持不下。直到年,国民政府成立,中方以租借刘公岛给英仅10年为代价,收回了威海卫,威海卫这才回到祖国怀抱。

到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再次占领威海卫,直到抗战结束。新中国成立后,威海卫被改设为了威海市。

威海卫的一系列变迁,直白的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近代中,类似于“威海卫”的历史很多,通过这些历史,值得我们如今反思自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一偏远渔村,600年前曾震慑倭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