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海军历史上有过巡洋舰吗不仅有而且不少
TUhjnbcbe - 2024/12/16 19:18:00

巡洋舰作为近现代海战的主战舰种,曾以赫然战绩威震海洋。许多人提问:中国海军历史上有过巡洋舰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仅有而且还不少。那这些巡洋舰的身世由来如何,服役期间建树怎样,他们各自的归宿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循着一条条昨日的航迹,史海觅踪一一

中法马江海战——战舰“扬武”喋血马江

中法马江之战,是中国近代海军用蒸汽动力舰船与外敌进行的首次大规模海战。年,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越南的同时,也把矛头指向中国,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奉命率舰队驶进闽海,企图占领福建和台湾港口。清政府临敌退缩,迟迟不敢向法国宣战,直到孤拔舰队进入福州马尾,停泊于距福建水师锚地仅千余米的海面上,清廷还不下令备战。

“扬武”号巡洋舰

法国舰队却是有备而来,把各舰舰首指向中国舰队的舰尾,以利于发扬火力。而腐败的清政府却仍下令炮口不准对着法舰,幻想由美国出面调停,结果法国舰队于8月23日午后1时56分突然发动了攻击,福建水师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仓促应战。

“扬武”号巡洋舰

当时,福建水师有木制巡洋舰1艘,叫“扬武”号,排水量吨,是福建船政局首批自制舰艇中最大的一艘,并作为舰队的旗舰。

中法马江海战

一开战,法舰队旗舰“窝尔达”号就以主要炮火攻击“扬武”号。“窝尔达”号火炮口径、数量都超过“扬武”号,在此劣势之下,“扬武”号毫不怯战,盯住对手不放,第一炮就命中“窝尔达”号舰桥,炸死法国士兵5人。这时,法国46号鱼雷艇从左翼冲了上来,一枚鱼雷击中了“扬武”号右舷中部。随着一声巨响,“扬武”号腾起浓烟烈火。管带兼舰队指挥张成擅离职守,乘小艇弃舰而走,但官兵们依然坚持战斗,直至大火逐渐蔓延全舰,主炮被打坏,官兵们无奈,只好撤出战斗。最后,烈火吞没了这艘福建水师唯一的、也是近代中国海军第一艘巡洋舰。

北洋舰队派兵赴朝,甲午战争序幕拉开

“致远”号巡洋舰

清朝的北洋舰队,是一支实力很强的舰队,当时除主力铁甲巨舰“定远”、“镇远”外,还有8艘巡洋舰,他们分别是:“经远”、“来远”、“致远”、“靖远”、“济远”、“平远”、“超勇”、“扬威”。8舰中,“致远”、“靖远”是从英国订购的,“济远”、“经远”、“来远”购自德国,这5艘舰无论装甲防护、炮火、航速在当时都比较先进。“平远”则是福州船政局自制的当时设计水平、工艺标准最高的装甲战舰,原名“龙威”号,配有先进的毫米塔炮。其余2艘也购自英国。这些巡洋舰的排水量在-吨之间。后来,福州船政局自制的小型钢质巡洋舰“广甲”“广乙”、“广丙”也暂时从广东水师拨归北洋舰队,会同原有8艘巡洋舰,构成了北洋舰队的骨干力量。

年6月,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清政府派兵赴朝,进驻牙山。日本借机也出兵朝鲜。7月,清政府增兵朝鲜,增援部队乘“爱仁”、“飞鲸”、“高升”3艘运兵船,由北洋海军"济远”、“广乙”两艘巡洋舰和两艘炮舰护航,指挥官为管带方伯谦。7月23日,方伯谦担心大队易被敌人发现,率“济远”、“广乙”等3舰先抵朝鲜牙山。日本海军早已策划要歼灭清朝北洋舰队。7月24日,日本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指挥“吉野”、“浪速”、“秋津洲”3舰前往牙山湾侦察。7月25日拂晓,“济远”、“广乙"自牙山起航回国,驶至丰岛海面时,与日舰遭遇,日舰不宣而战。

“济远”号巡洋舰

日舰队3舰火力首先集中攻击“济远”。济远"管带方伯谦藏到舰内铁甲最厚处躲避炮弹,大副沈寿昌、二副柯建章等相继接替指挥,先后阵亡。官兵们同仇敌忾,英勇还击。但日舰武备强、航速快,炮弹不断落到“济远”号上。激战中,“济远”死13人,伤40余人,前主炮也被打坏,仍然带伤力战,用尾炮4发3中,重创日旗舰“吉野”。最后却在方伯谦的命令下,抛开被护航舰只,逃回威海。

沉没中的“广乙”号

“广乙”舰小,防御能力弱,一接战就死伤70余人,但在管带林国祥指挥下拼死周旋。后被日舰“秋津洲”击毁桅楼和鱼雪发射管,舰身倾斜。不得已,林国祥驾驶着“广乙”在朝鲜四岸十八岛抢滩,又命水兵们把火炮捣毁,凿穿锅炉,然后点燃弹药库自沉。

丰岛海战拉开了中日甲午海战的序幕,在随后的战事中,北洋舰队余下9艘巡洋舰力战强敌,各有所终,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剧目。

北洋舰队大决战,诸舰蒙难甲午

年9月17日,黄海海战爆发,在这场历时5个多小时,被称为世界海军史上首次蒸汽铁甲舰队的海上决战中,北洋舰队战力较弱的“超勇”号巡洋舰遭优势敌舰围攻,首先战沉;同型舰“扬威”号受伤退出战斗,后被撤逃的“济远”舰撞沉。“广甲”舰激战中随“济远”逃离战场,触礁搁浅于大连湾外三山岛,后被日舰击沉;“致远”舰多处受创,舰身倾斜,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见日舰“吉野”十分猖狂,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准备撞击“吉野”,与敌同归于尽,最后不幸被日舰鱼雷击中,邓世昌等名官兵与“致远”一起沉没;“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率全舰官兵浴血抗战,舰身多处中弹起火,最后林永升阵亡,“经远”舰也沉入大海。北洋舰队编制内的11艘巡洋舰至此只余不同程度受伤的“济远”、“来远”、“靖远”、“平远”、“广丙”5艘。

“靖远”号巡洋舰

黄海海战后,清廷当权者李鸿章等坐取“避战保船”之策,令北洋舰队据守旅顺、大沽、威海诸港,不得“出洋浪战”,以免丢了家底。日海军遂得以从容夺取黄、渤海制海权。10月24日,日军毫无顾忌地登陆辽东,11月7日占领大连湾。面对敌海陆夹击威胁,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只得率舰队由旅顺撤返威海。

年1月20日,日军在山东半岛荣成湾登陆,随后水陆并进杀向威海。由于陆军协防不利,一触即溃,陆上日军很快进抵威海。从1月25日起,北洋舰队各舰依托刘公岛及南、北帮日岛诸炮台,反击来犯之敌,展开了惨烈的威海保卫战。危急关头,陆防仍无起色,至2月2日,陆上炮台尽失敌手,北洋舰队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战至2月12日,曾经扬威海上的远东最大舰队终于全军覆没。巡洋舰“来远”被日鱼雷艇击沉,“靖远”舰毁于敌陆上炮火,“济远”、“平远”、“广丙”3舰则为日军掳获,其中,“济远”、“平远”2舰后被编入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中先后触雷沉没,“广丙”不知所终。

重建北洋舰队,巡洋舰抗战续悲歌

年,清政府决心重建北洋海军,主要方法还是采购外舰,并通过恢复北洋舰队,充实其它舰队逐步重整全国海军。年起,先后从英国订购了巡洋舰“海天”、“海圻”号,排水量吨,航速24节;从德国购得巡洋舰“海容”、“海筹”、“海琛”号,排水量吨,航速19节。这样,北洋舰队拥有巡洋舰5艘,又初具规模了。

“海天”号巡洋舰

年,清政府又向国外订购一批舰艇,其中包括向英国订购的2艘吨级巡洋舰“肇和”、“应瑞”号,两舰于年建成抵华。后来还向美国订购了吨的“飞鸿”号巡洋舰,但最终未交货。

这些巡洋舰后来在辛亥革命中,有的参加起义,有的还参加了建立民国后的护法和北伐战争,但有的也成了军阀混战的工具。

到抗战爆发时,中国海军原有的老旧巡洋舰已谈不上什么出海作战,只有4艘较新的舰具有一定战斗力,即“宁海”、“平海”、“应瑞”、“逸仙”,他们自然成了抗战的主力。

抗战爆发后,奉当时的国民政府国防会议之命,海军拟在江阴设置一条水下封锁线,堵塞长江,以阻挡日军向南京进攻。年8月25日,一大批舰船被当作阻塞物,沉没在江阴一带水下。

“平海”号巡洋舰

9月22日,敌机大编队空袭江阴。“平海”号在舰长高完申的指挥下,同兄弟舰一起,用猛烈炮火在空中构起道道弹墙。激战终日,“平海”舰受轻伤,敌机被击落4架,终于败退。次日,日军又出动70余架舰载机,疯狂来袭,一时弹如雨下。“平海”号被2枚重型炸弹击中,受到重创,不得已边抗击边撤向上游。日机紧追不舍,又有3枚弹穿过甲板,在机舱内爆炸。“平海”只好冲向江边,搁浅于十二圩,数日后,被日军炸沉。

“宁海”号也被29架敌机围攻,炸中舰首。官兵们仍冒死以猛烈炮火反击敌机。敌机改变战术,从不同方向对“宁海”号轮番密集轰炸,该舰两舷同时中弹,江水涌进弹药库。敌机虽被击落4架,但仍不退去,总共投弹余枚。“宁海”号终于失去战斗力,最后沉入江中。

“逸仙”号巡洋舰

9月25日,敌机又发起对“逸仙”号的攻击。“逸仙”号边抗击边做“之”形运动规避空袭。激战1个多小时后,“逸仙”号多处中弹,机舱毁坏,失去战斗力,官兵伤亡11人,只好弃舰,“逸仙”舰沉于江中。

10月25日,7架敌机空袭“应瑞”号,反复轰炸达两个多小时。“应瑞”号官兵伤亡达78人,是各舰中最多的。后因多处受创而沉没。

“肇和”号巡洋舰

与此同时,广东海军的老舰“肇和”也在为国拼杀。年9月14日,担负保卫虎门任务的“肇和”舰发现敌舰4艘来犯,遂和“海固”号炮舰配合虎门炮台,夹攻敌舰。双方激战40分钟,1艘敌舰中弹沉没,余舰狼狈溃退。日军发现用军舰进攻虎门要吃大亏,又动用了舰载机,每天出动大批飞机轰炸虎门要塞,同时把“肇和”号也当成主要攻击目标。由于缺乏空中掩护,“肇和”舰终被炸沉于虎门山下。

至此,民国海军巡洋舰全部殉国。

“重庆”号弃暗投明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又开始重建海军,一方面接收部分日军遗留老旧舰艇,另一方面美英又援助国民党部分舰艇。这些军舰中最大的一艘是英国援助的轻巡洋舰“重庆”号,英方称它为“震旦”号(也称“曙光女神”号)。二战中,它曾作为英地中海舰队的分舰队旗舰,击沉敌舰10多艘,立有战功,被海军誉为“银色精灵”。

“重庆”号巡洋舰

“重庆”号排水量吨,编配官兵余名。舰上装有6具鱼雷发射管,双联装mm主炮3座,其它副炮、高炮数十门,配有火炮自动装填装置、雷达、声纳、制淡水机等,航速最高达32节,是一艘相当现代化的轻型巡洋舰。

“重庆”号巡洋舰举行起义

年2月25日,“重庆”号上的爱国士兵举行了反内战起义,并协助舰长邓兆祥将战舰从吴淞口外驶向解放区烟台港。“重庆”号由此加入了人民解放军行列。“重庆”号的起义震动了国民党海军,也使蒋介石恼火异常。国民党空军随即于3月13日起出动大批飞机轮番对已转移至葫芦岛的“重庆”号实施轰炸。舰上官兵和陆上掩护部队进行了英勇反击,但敌机采取高空水平轰炸,在岸舰火力之外,因而反击难以奏效。为保存建设人民海军的种子,将“重庆”号上的贵重仪器设备卸下,该舰于3月21日开海底门自沉于葫芦岛附近海中。解放后,我军于年6月在苏联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又把它打捞起来,因损坏严重,修复代价太高,只好改作他用。

型驱逐舰“南昌”号

就这样,巡洋舰作为一个舰种,在中国海军序列中消失了。如今中国海军早已从“绿水”走向了“蓝水”,大驱服役,双航母编队成型,未来还会有更多舰艇如雨后春笋般入役,真是应了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铭记历史,中国海军百年筑梦路,展望未来,蓝水舰队踏足新征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海军历史上有过巡洋舰吗不仅有而且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