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第十一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双减背景下场
TUhjnbcbe - 2025/2/7 2:20:00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下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培养数学创新人才的目标,此次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于9月12日上午在北京科学中心举办了“‘双减’背景下场馆教育与数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交流会”。本次交流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刘然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主编、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北京市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黄海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数学建模教育中心执行主任许孝精教授,北京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副秘书长王颖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崔丽教授,澳门联校科学展筹备委员会主席何威威先生,以及来自北京、澳门、广东、河南的20余位高中一线数学教师和教研组长线上和现场出席了交流会。

此次交流会上,首先由北京十一学校高二年级的张汇洋同学带来数学报告《从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开始谈国内碳排放预测模型》,展现了以数学建模为载体的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色彩和德育功能。随后来自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在读京籍学生利用线上形式发言,分享了中学阶段的数学建模培养经历对他们自身发展的帮助。接下来与会嘉宾和老师对于“双减”背景下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培养数学和科学创新人才讨论了下一步工作设想。

何威威首先介绍了澳门联校科学展的策划、实施及其社会作用,朱浩楠介绍了至年度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数学‘模’力——数学思维与数学应用京澳学子优秀项目成果展”的策划、实施及其展望,王尚志做了点评和指导。

王尚志指出,接下来将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推动面向教师、学生和考试评价的一系列工作,把数学建模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同时将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北京科学中心的场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多方面、多维度共同发力,让数学建模为我国的数学教育开辟一个新的疆域。

刘然表示,未来,北京科学中心将在北京市科协的带领下,继续做好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搭建更多平台,为作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们服务,培养更多科学以及数学的创新后备人才。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出席嘉宾和教师对场馆教育为“双减”政策下的学校教育和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赋能达成共识,为下一步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做好了准备。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十一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双减背景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