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江清水一岸绿一江碧水养富一方人
TUhjnbcbe - 2025/2/9 18:31:00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黄海洋段佳贤通讯员段翔图/陈谦

长江奔流,洞庭壮阔;渔歌四起,白鹭翩跹。

水,是岳阳的灵魂,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阳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时,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生态发展观。四年来,岳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实施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举措,绘就了一幅水清、岸绿、景美、业旺、人和的新画卷。为全面展示岳阳做好长江、洞庭湖环境整治的成效。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守护好一江碧水》系列报道。

华龙码头打卡之地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阳春三月,春风轻拂。站在君山华龙码头,满眼都是刚长出来的芦苇绿嫩新叶、绿油油的小草、枯黄的芦梗挂着没有完全脱落的芦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幅别样风景在眼前。既有春天的生机,也告诉人们,冬天还没有走去多远。站在一望无际的芦苇“绿海”中,看着“绿海”随风起伏,掀起阵阵绿色波涛,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面向长江,望着大江东去,奔腾不息;一江碧水,微风吹过,波光粼粼;“江豚湾”里,绿草茵茵、江豚跃舞;远处的货轮,拉着汽笛,缓缓从远处驶过,与一江清水相映成趣,向踏青的人们展示无限的春光美。

三月的华龙码头,草长莺飞,趁着明媚的春光,游客纷至沓来。记者在华龙码头的湿地,遇到带着妻儿来踏青的王先生。孩子在草地欢快地玩耍着,小孩突然弯下了腰,原来是发现了一个塑料瓶。孩子捡起地上的塑料瓶后,放到垃圾堆上。随后,孩子开始在周边捡别人遗弃的垃圾。王先生说,以现在看到的和以前相比,那是天差地别。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这里(华龙码头)各种动物包括国家的珍稀动物,麋鹿、江豚、候鸟在这里经常可见。他一直教育小孩,要保护自己身边的环境,以身作则,守护好一江碧水。

生态修复披上新装

在华龙码头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阁老巡护监测点,记者遇到了正在堤边巡护、留着寸头、身穿迷彩服的巡护员邓铁牛。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邓铁牛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经历了从原始生态到砂石码头再回归到原生态的整个过程。他告诉记者,在年以前,这里还是水草茂盛、江豚嬉戏、候鸟翔集的原生态湿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原材料需求的旺盛,一些商人把目光投向了长江沿线,将长江沿线变成了一个个砂石码头。高耸的砂石传送带占据了江滩和江面,砂砾成堆、一条条混凝土生产线、一艘艘采砂船,机器日夜不停地轰鸣;码头产生的粉尘、废水、废渣破坏了湿地生态、污染了长江水。他指着华龙码头说,那时候这里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到处都是车来车往后卷起的灰尘。汽车的鸣笛声、传送带哗哗声等成了一个巨大的噪音场,人都受不了,更不用说野生动物了。加上周边的居民也是随手把建房的建筑垃圾倾倒,遍地是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熏人的臭味,到处脏兮兮。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他指着周边嫩绿的芦芽叶说,“当时看到的不是绿叶,而是蒙了一层黄泥灰,一眼看过去,不是绿色,而是一片黄色灰尘。”接着,他指着江中的江心洲说,由于当时人们的保护意识不强,在这里装卸砂石的货轮、汽车轮渡、汽渡上的人,把生活垃圾随手丢,江水中的方便面塑料包装、矿泉水瓶随处可见。原来的江心洲到处都是生活垃圾,根本就不会有人来这里踏青,更不是可能看见江豚、麋鹿等珍稀动物。

随着国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君山华龙码头,也是长江

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必整治非法码头之一。经过几年的整治和恢复,沿长江岸线和洞庭湖君山水域原有的39个非法码头被依法取缔并复绿,复绿面积达19.3万平方米。如今,麋鹿奔跑、长江江豚嬉戏、候鸟翔集的景象重现,成为了岳阳的网红打卡地。

据资料显示,年,洞庭湖越冬候鸟22.64万只,年达到了28.82万只,所记录鸟类数量及种类为近十年之最,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巩固。野生麋鹿亚群由年的65头,增加到年的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种群数量达到多头。

据江豚保护观测站的工作人员告诉邓铁牛,随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现在江豚湾现在能观察到的江豚超过了头,要知道江豚孕期为8-10个月,并且一次只生一头小江豚,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

最新研究表明,受益于政府对水域污染和过度捕捞的整治、江豚人工繁育项目的开展,以及日益增强的公众保护意识,江豚种群数量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长江生态系统的一系列保护举措换来了良好的成效。野生动物称得上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背后反映的就是生态环境的变化。

渔民上岸年入百万

进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阔、黝黑的柏油路沿着洞庭湖一直延伸到君山区钱粮湖镇六门闸社区。进入六门闸社区,映入眼帘的左边是一排整齐的楼房,门头和楼顶挂着各式各样的风干鱼招牌。门前摆着整齐划一、用塑料绳编织的筛盘,筛盘里摆着整齐腌制好的鲫鱼、翘嘴等各种鱼类。以及用钢管焊制的架子,挂满了风干的鸡,形成一道特别的风景。站在防洪大堤上,面向洞庭湖,看到一片“绿海”,嫩绿的小草、芦苇,在微风中起伏,形成一波一波的绿浪。远处的湖面,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水面,荡起一轮又一轮的微波。

在六门闸社区,记者见到了从小就在洞庭湖和长江里讨生活的李德发,年过花甲的他如今和女婿一起经营发哥风干鱼。他说,自己的祖辈都是以打鱼为生,一艘船就家里全部家当。他读书不多,只上过小学,之后就一直随着父辈在洞庭湖打鱼、讨生活。他最深的印象中,驾船到君山岛打鱼遇到大风浪的经历,那是最惊险的一次。“那一次,驾船往君山岛附近打鱼,下午准备返回时,湖面起了一点小风,走了不到一里路时,湖面的风开始加大。船就像一片树叶,在风浪中漂浮不定。见形势不妙,他们马上返回到君山岛避风。几个小时后,看见风小了一点,又驾船动身。谁知道船才行驶一段距离,风又突然刮了起来,他们只好再次驾船回到君山岛。直到第二天下午风小了,才驾船回到六门闸。”回想起那次大风,至今还心有余悸。由于常年捕鱼,洞庭湖的鱼数量逐年下降。鱼也越捕越小,加上鱼价不好,就只能维持生活。有时候,自己打的鱼,卖不完的,就自己动手腌制了后做风干鱼卖,一年的收入最多的时候也就是7-8万元。

李德发站在防洪大堤上,指着前面的洞庭湖说,由于生态保护意识不强,上岸之前的枯水季节,洞庭湖里露出水面的滩涂浅滩,到处是成群的牛羊,到处都是千疮百孔,根本看不到什么绿色。由于过度捕捞和打鸟,导致前来过冬的候鸟和湖里的鱼类数量大量减少。驾船经过的水面,是一片死寂。丰水季节,满眼都是“迷魂阵”,好像是一片枯黄的竹林。现在的枯水季节,一眼看去绿油油的一片草原,特别是秋冬季,候鸟成群结队,甚至可以说是铺天盖地,蔚为壮观。出去巡湖的时候,船经过时,湖里的鱼飞跃出水面,煞是壮观。

在洞庭湖上和鱼打了近30年交道的李德发,认为打鱼是最苦最累的生活,长年风里来、雨里去,让他患上了多种慢性病。现在只要一变天,身上的关节特别痛。对于政府推出的禁捕退捕政策,让渔民上岸,李德发举双手欢迎。李德发感慨地说:“要感谢政府!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据李德发说,响应政府的号召,渔民上岸后,政府统一组织渔民进行培训,手把手地教会了他们如何销售、如何做电商等生活技能。上岸的这些年,由最初的年收入十万元到目前的百万元,那是打鱼的时候想到不敢想的事情。而且,他们也不再需要再风里来、雨里去,生活也稳定了。他谦虚地说,他们家还只是在上岸的渔民中属于中等户主。目前,他自己有一个门面,女婿有一个门面。现在社区还在规划风干鱼加工园,做成自己的品牌,收入将会更高。

据君山区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长彭庆树介绍,为了大力扶持上岸渔民发展壮大“风干鱼”产业,帮助渔民自主创业,着力培养退捕渔民直播带货

队伍,就如何应用网络营销模式进行培训。力争培养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正能量网红,助力增收、致富。

君山区钱粮湖镇六门闸社区书记杨健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上岸渔民,让上岸渔民增加收入,打响自己的品牌,他们成立了君山区六门闸风干鱼协会,申请了“钱粮湖六门闸风干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在正筹划总投资万元,占地面平方米钱粮湖六门闸风干鱼加工基地。

“检察蓝”保驾护航

在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的身影中,有那么一群身着制服,却在一线又不经常不见身影的检察官,在幕后默默地守护着一江碧水。

为惩治在禁渔区、禁渔期使用禁用工具、禁用方法进行非法捕捞,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君山区人民检察院将无视《长江保护法》的徐某告上了法庭,并支持湖南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年8月至11月,徐某在长江岳阳临湘段水域禁渔区使用背包式电鱼工具非法捕捞水产品。君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并支持湖南省公益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为有效预防、惩治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君山区人民检察院紧盯非法捕捞“捕运销”全链条,并配合其他执法司法机关斩断非法捕捞供销产业链,铲除滋生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的土壤。

据君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方靖介绍,为了扛起“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的检察担当,助力污染防治和禁捕退捕攻坚,该院严厉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行为,近年来,共办理非法采砂、非法捕捞、滥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案件98件人,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76.4万元。

方靖说,为坚决守护好一江碧水、解决好长江流域君山水域禁捕退捕突出问题,他们在工作中发现禁捕退捕工作中存在管理监督漏洞,据此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加强治理意见,以完善监管制度,预防新的犯罪风险,推进全区禁捕退捕工作。检察建议发出后,经各方努力,君山区非法捕捞现象得到明显遏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得到有效衔接,为推进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保护修复、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绿色生态幸福生活

据了解,年1月7日,东洞庭湖麋鹿苑研学旅游基地正式入列年度湖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名单。东洞庭湖麋鹿苑研学旅游基地位于君山区洞庭湖与长江之间的陆地最窄处,又名湖南东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助避难中心。苑内自然湿地生态景观优美,被救助的动物品种数量繁多。现有国家级濒危动物——“神兽”麋鹿15只,小天鹅、黑天鹅等野生动物余只,共计20多个物种,且每一只动物背后都有个救助小故事。如麋鹿,就是在年长江暴发特大洪灾之时,横渡长江,自然迁徙而来。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悉心救助下,目前已形成了多头的洞庭湖麋鹿野生种群,这也是全球自然野化程度最高的麋鹿种群。

绿色环境带来了人们红火日子。家住君山区柳林洲街道办事处新洲村的万老三,利用自家的小院子开起了农家乐,每天接待游客近人,年收入在万元以上。像他这样,依靠良好的生态,利用自家田地,通过农旅结合,做土特产营销、葡萄采摘、种菜体验等巧发生态财的群众,该区已达0多人。记者了解,君山区成规模的农家乐就有86家,并有星级农庄21家,其中1家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五星级休闲农庄。仅此一项,人均增收元以上。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江清水一岸绿一江碧水养富一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