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的“经远舰”在沉没年后被打捞出来,舰中发现的武器,将还原一个怎样的历史?
北洋水师“经远舰”残骸被打捞
北洋水师是我国近代实力最强的一支海军,但是在却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多年来,国家对北洋水师的考古调查从来没有停止过。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发现了一艘战舰遗骸,后来经过多方考古、查证,最终确认了这艘战舰正是当初在黄海海战中沉没的北洋水师舰艇--“经远舰”,并将其打捞了上来,让“经远舰”在沉没年后得以重见天日。
曾经人们对北洋水师有什么误会?
“经远舰”的成功打捞,不经唤醒了人们对于北洋水师以及关于当年那场海战的记忆。北洋水师组建于清朝末期,当时的清朝已经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了国门,腐朽的清政府想要改变当时的局面,由李鸿章牵头掀起了洋务运动,北洋水师就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当时的清政府对北洋水师给予厚望,每年拨款万两白银对其进行建设。
然而令清政府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支号称亚洲第一的水师,竟然惨败在日本的手里。以至于当时的很多人都认为,北洋水师之所以惨败,是因为官兵们平时缺乏正规的训练,在战时又贪生怕死,这才造成如今全军覆没的局面。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示,真相似乎不是人们以为的那样,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经远舰”的打捞,又为人们提供什么新的证据?
事实真相是什么?
“经远舰”被打捞上岸后,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在军舰中发现了北洋水师的生活用品,此外,还在舰上发现了一些残存的武器装备,例如74颗毛瑟步枪子弹、左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47毫米炮弹等。这些武器不禁令人叹息,要知道,海上作战用的都是鱼雷、大炮等杀伤力大、射程远的武器,像步枪这一类的武器在海战中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从舰上残存的武器可以看到,当时经远舰的士兵们用步枪和日本海军战到了最后一刻,虽然装备处于劣势,但是他们却没有放弃那颗保家卫国的心。另外,从舰身上密集的弹孔也能看出来,面对四艘日本军舰的围攻,没有先进武器的经远舰士兵们有多绝望,又多么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