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这四大海域在我国近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我国辽阔的海洋版图。其中,渤海作为一片近封闭的内海,其东界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岬为起点,经庙岛至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岬,与黄海严格分界。这一分界线,不仅在地理上有着明确的标识,更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界定,即国际海洋法原则和中国国内法的共同规定,使得渤海与黄海的界限清晰可见。
黄海,作为一片半封闭的海域,其东界以朝鲜半岛西海岸和济州岛的联线为界,而西界则大致以渤海海峡(宽约千米)及长江口渔民的习惯认知为基准,与东海相连。这种地理上的相邻关系,使得黄海与东海在海洋生态和资源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东海,这片通过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连的水域,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独具特色,更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其北部与舟山渔场和长江口渔场相邻,为渔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南侧则自琉球群岛附近开始,经过台湾南部的巴士海峡、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布图卡海峡等至太平洋西部,这一广阔的海洋空间,无疑为东海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南海,这片位于亚洲大陆南部和大洋洲之间的海域,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北接中国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与琼州海峡相隔;东临菲律宾,最南端则抵达曾母暗沙;西南方面则以南沙群岛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相望;而最西端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的北部湾口。这样的地理分布,使得南海在海洋资源和地缘政治方面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