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在明治时期出现了2位军神,有一位靠运
TUhjnbcbe - 2025/4/19 22:31:00
在明治天皇完成“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迅速增强,但这种快速增强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原本就贫穷落后的日本,根本没有资金来支撑,所以他们选择优先发展军事,想通过对外战争来获取发展所需的资金,同时也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在最疯狂的时期,日本超过60%以上的国民收入都被投入到了军队的建设,可见有多恐怖。但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当时的第一个目标选择的是清朝,清朝虽然比日本国力要强大的多,而且更早的进行“洋务运动”,但清朝从上到下都腐败得极为彻底,就连“撑门面”的北洋舰队,都好几年没有购买新式战舰了,而且就连购买炮弹的钱都没有了,不是没有钱,而是被挪作他用了。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从清朝总计获得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赔款,估计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总价值,都没有这么多;在获得清朝的赔款后,日本开始进一步快速发展,因为这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基本都被用在了军队建设上,日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强国,所以它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虎踞东北亚的沙皇俄国。在“甲午战争”结束十年后,“日俄战争”爆发;当时的沙皇俄国可是正儿八经的老牌强国,经过一系列的扩张,俄国的领土已经扩张到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陆地面积17%。据俄国年所作的人口调查,总人口约为1.41亿人。而且俄国还在积极的向土地辽阔的清朝侵略,尤其是当时的东北亚。而日本由于受各方面的限制,他们只能向东北亚的朝鲜及清朝进行侵略,而这当然就与俄国起了冲突,战争无法避免;但这场战争既没有在日本本土打响,也没有进入到俄国境内,而是在清朝的东北发生的,而作为东道主的清朝,却只能耻辱的选择中立,这就是弱国的悲哀。在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众所周知的,日本以弱胜强,战胜了俄国;在这场战役结束后,有两个日本军人因功绩卓著而分别被尊为“陆军之神”和“海军之神”,有“陆军之神”美誉的就是陆军大将乃木希典了,而“海军之神”则是元帅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不过这两人的评价似乎并不怎么好。先来看看“陆军之神”乃木希典,乃木希典是长州藩藩士出身,年随山县有朋参加日本戊辰战争。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年参加平息西乡隆盛挑起的西南战争。年晋少将,任第11步兵旅旅长。年赴德国研究军事。归国后历任近卫第2步兵旅旅长、驻名古屋第5旅旅长。中日甲午战争时任第2军第1旅旅长,率部侵占旅顺、辽阳。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任第3军司令,以“肉弹”战术攻克旅顺。因日俄战争攻克旅顺口成名,在二战前被多数日本人奉为“军神”。而这里主要说说这个“肉弹”战术,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不顾牺牲的冲锋。在旅顺战役中,乃木希典以3个师团、2个预备团、2个野战炮兵旅团共5.6万人兵力和门大炮,向旅顺3.3万俄军发起3次总攻,历时日,均以失败告终,战死日本军人5万余人,连他的次子乃木保典也战死了,旅顺仍在俄军手中。没有办法,大山岩在保留乃木希典的面子,私底下悄悄派出了儿玉源太郎总参谋长,命令乃木希典暂时让出指挥权。儿玉源太郎亲自督战第四次总攻旅顺,儿玉源太郎对炮兵的运用远远强于他这个只会用步兵冲锋的将军,结果靠集中炮火,昼夜不停的进攻和靠前指挥,仅打了八天,以战死战伤六千二百余名的代价便攻下了高地。就这样,日军顺利的攻占了旅顺,但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将军,却被塑造成一个威严仁厚的日本军神形象。再来看看“海军之神”东乡平八郎,东乡平八郎的能力明显在乃木希典之上,他几乎就没打过败仗,而且多是以弱胜强,在甲午之战时,东乡平八郎所率领的“浪速”舰中立下赫赫战功,在日俄战争中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突袭俄罗斯帝国租地旅顺港内的俄国舰队。俄国的两艘铁甲舰、一艘巡洋舰顿时被击毁。同时,俄国军舰瓦利雅格号和柯列茨号,在朝鲜仁川也遭攻击,使得日本很快地夺得了制海权。在不久后,日本舰队大败俄国舰队,俄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马卡罗夫海军上将战死。后又指挥黄海海战,击败旅顺的俄国海军的突围。在对马海峡海战中,大破俄国长途奔袭的波罗的海舰队,此役决定了日俄战争中日本的最后胜利。而不得不说的就是这个东乡平八郎运气真不错,在俄军旅顺大撤退的时候,东乡平八郎的舰队原本是追不上了的,但俄军的旗舰却不小心被日军的一发流弹给击中了,失去指挥的俄军导致几乎被全歼;而在对马海战发生前,俄军受英军的阻拦,导致受不到补给而饥寒交迫,士气荡然无存,以至于败给了日军。其实日本人崇拜东乡平八郎还能理解,毕竟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而且在对俄的战争中,海战才是最为关键的;而“陆军之神”乃木希典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崇拜他把士兵当蝼蚁?战死五万余人还没能攻下旅顺,换人之后,只不过用了八天,用区区死伤千余人就攻下了,当真是最大的笑话。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明治时期出现了2位军神,有一位靠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