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说走就走三,尼汝亚丁徒步穿越
TUhjnbcbe - 2021/2/4 3:28:00

9月6号一早七点多,马夫牵着马进了院子,一名马夫牵了三匹马。马夫是个精壮的中年男人,一只眼睛不太好。他将我们的大背包拿出去,套好编织袋,都捆在了一匹驴背上,用塑料布盖好。

尼汝村洛桑家(米)-色列牧场(米)-南宝牧场(米)-新沾河(米)

8点钟,我们轻装出发,从村子出来,一直都是硬化的沙石路面,看这个导览图好像走进了个大公园,路右边是清澈的小河,左边是起伏的山峦,路上有村民在维护道路。这一段相对轻松如逛公园一般。

快走到木衣塘牧场,还都是很宽的硬化铺装路,车是可以开到这里的,马夫的白色轿车就停在这里,他还去车上取了日用的东西。过了木衣塘,就走上了一条碎石铺成的小径,小径的起点立着木牌写着‘情人小径’,也就是这条小径总共有米的长度,名字起得很好,但人迹罕见。小径差不多在麦良牧场就截止。从这里开始基本就全是之字形的上山土路了。茂密苍天的森林,都应该是上百年的松树了。人在树下显得好渺小。

走到半山腰的时候,遇到有一队马帮下来,是我们刚到洛桑家那天碰到的两个中年男人和他们的马及马夫。正好是一个休息点,坐下来聊了几句,原来是省林业局和当地林业局的两个干部,他们每个月都要上山几趟检查工作。这个工作也着实辛苦,不过天天这样爬山,到是能落个好身体。我们现在走的地方就是属于云南香格里拉的地界,现在基本上规划的就是国家公园,将来建设好了,可能就要收门票了。但翻过垭口就属于四川稻城的地界了。道别后继续往前走,一路上升,植被茂密,空气很好,雨也不怎么下了,偶尔还有阳光洒下来。虽然海拔一直在三千多米,还在不断的上升,但感觉很轻松。

山顶是一片高山草原,这里的海拔已经是米了,左边是一个高山湖泊:色列湖,这里也是高山牧场:色列牧场。

从湖边绕过,又继续上山穿过一片树林,爬升了一百多米来到了南宝牧场,左边就是地图上的*海和黑海。这里就是导览图里的终点,公园的尽头,海拔已经是米了。山顶是个草甸子,有一条一米多宽平坦的土路,两边用石子码出了边界,草原上开满了紫色的野花。这个草场比色列牧场大很多,一眼望不到边,偌大的草场上,只有三个人和三匹马,马夫拉着马已经在前面找地方坐下。近中午时分,我们也找地方就地坐下,打开背包,路餐非常简单,面包,牛肉干和一些干果。这会儿,不下雨了,但还是阴沉着天,还好没有风,但坐得时间长了,还是有些冷。休息了下,起身继续赶路,马夫说我们走得太快的,可以慢慢走。我们也是不快不慢的,但天气实在太差,拍不出漂亮的照片,所以没有什么惊艳的地方,也就不会停下脚步了。

过了一个垭口,又下起雨来,右边是一个湖,湖中有石,怪石嶙峋,贴着湖面一层厚厚的雾气,如入仙境一般,但又充满着诡异。这里拍个魔幻电影到是现成的外景地。脚下开始泥泞,路上还不时的还有水流。山脊路有些狭窄,不象刚上山时那么轻松了。雨也越下越大了。

走到了一个垭口,一下豁然开朗了,前面是一个盆地的草场,我们要往下走了,脚下的路又变成了半是冲水沟,半是碎石坡,连蹦连滑的来到山脚下,还要过一条河,水面挺宽,围着河绕来绕去半天,才找到可以过河的地方。马夫在一棵树上撕下几卷树皮带在身上,穿过一片矮树林,就到了在山上看到的草场,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营地:新沾河。一座木屋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会儿雨更是大。

我们还忙着拍照,马夫已早早进到木屋,把行李卸到屋里。我们走到木屋前,小黑毛驴正高兴的在地上打滚蹭痒痒。走进木屋,心凉了半截儿,一进门,算个厅吧,地上坑洼不平,屋顶一个角有些塌,左手一个门框,低头进到里面,屋里黑乎乎的,木头摞起来的墙全是大縫子,房顶也是可以看到天的。中间是火塘,只是一个坑,里面有些木碳灰。两边也是木板架起铺平,应该是用来做床铺的,但上面全是泥土。屋里空空如也,马夫大哥把刚才撕下来的树皮拿出来,用来引火,堂屋里还有存下的干柴。火着了,满屋子的烟。还好现在才不到下午两点,天没有黑,但是外面的雨是越来越大,背包卸在堂屋的木架子上,帐篷拿出来,等着雨停。

马夫大哥从他的包里拿出个折叠水桶,冒着雨,去河边打水。回屋后,又从他的驮包里掏出锅和碗,开始煮酥油茶,煮茶的功夫,一个妇人从门口进来跟马夫大哥打招呼,大哥拿了自已的一个垫子递给她,她坐在我身边,两个人开始聊天,我是一句也听不懂。大哥介绍,这是他媳妇家的亲戚,住在河对面的那个蓝色顶的木屋里,已经上山一个月了,山上有牛要放牧。茶煮好了,大哥招呼我们来喝。这几天已经习惯了烧得黑黑的锅了。妇人坐了会儿,聊了几句就回去了。大哥开始掏青稞面,酸奶酪,做糌粑。我在旁边看着,他问我要不要试试,我说:好啊!没鱼皱着眉头看着我。我让大哥把青稞面,酥油、酥油茶倒在我的碗里,开始用手揉捏。大哥又切了块外表看起来不算漂亮的酸奶酪到我的碗里,让我充份的揉匀。我让没鱼别光看着,给我拍照。我觉得差不多,捏起些放到嘴里,味道还不错,几口就被我给吃光了。

屋外的雨好像小了些,没鱼叫我出来搭帐篷。出来快一周了,今天才第一次搭自已的帐篷,还要冒雨搭建。屋外的草地上全是马粪和牛粪,好不容易找了块干净、平整还不算低洼的地方。两顶帐篷挨着搭了起来。

搭完帐篷回到屋里,马夫大哥正在煮一块腊肉。我们也拿出炉头来开始煮开水。大哥煮完腊肉,把腊肉捞到碗里,然后掏米直接放进肉汤的锅里,开始煮饭。他把饭架在火上,然后让我们帮他看着,就出门去了,说是去采松茸,刚走不久,又来了两位男士,一个人手里拿着个对讲机。问我们马夫去哪里了,我们说去山上采蘑菇了。他们转身出去了。

差不多时间,我们也开始煮面,准备吃晚饭,这次不像在坡均,因为只有两个人,我们带了四包方便面和两个午餐肉罐头。还有一些零食。面煮好了,罐头也打开了,我们留了三分之一给马夫大哥。吃完饭又没有事儿做了,外面下着雨也不能出去,也不想出去。火塘里的火已经熄灭了,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屋里越来越冷了。我们决定再把火生起来。只好用炉头点火,好不容易才把火生了起来。坐到火边终于暖和了一些。

天黑了,马夫大哥终于抱着一堆柴回来了。原来住过木屋的每个人,都要给下一个人留下干柴,利他就是利已,非常好的传统。回到火堂前,他看了看饭有没有好,又从包里拿了些菜,把肉汤又热了一下。开始吃他的晚饭。饭后他又拿出玉米面放在锅里,有肉汤,又放了酥油什么的,揉了三个玉米团子,放在架子上,说是明天给驴吃的,驴吃了才有力气,不能光吃草。

我们看时间差不多,也就洗涮,拿了睡袋,回自已的帐篷睡觉了。一夜感觉雨就没有停。

新沾河(米)-帮错日垭口(米)-叶拉牧场(米)

第二天一早六点,天刚蒙蒙亮,拉开帐篷,雨里好像夹着冰渣,虽然小了一些,但还是没有停。湿淋淋的帐篷收起来是个技术活儿,因为今晚还得扎营,所以收的时候尽量不要把内帐弄湿。收好的帐篷比原来重了一倍,全是雨水,也不能再塞进背包,只好外挂在背包的外面。简单吃了些早饭,把水壶灌满了开水。雨又开始下大了,七点多,我们出发了。

刚出发就面临了小困难,营地边上的河面有点宽,水也深得过了脚踝的位置,没有可以踩得过去的石头,在河边犹豫不绝。马夫大哥看我如此,便过来问我要不要背我过河,我点头答应。他过来背上我,直接穿着*胶鞋踩着河水就过河了。这海拔三千多米的河水都是冰川融化下来的,真的是冰凉刺骨。

后面每次过河,我才发现,马夫大哥都是拉着马直接淌着河水过河。因为要走马可以走的路。一路上坡,还不算陡峭,来到一个垭口下面,已是中午时分,有一座破旧的、低矮的石头房子,没有人。我们在房子外面不远的大石头上坐下,脚下满是泥泞没有干的地方。雨小了一些。从背包里面掏出干粮简单的吃了午餐。马夫大哥只接受牛肉干,而不吃我们的面包,可能觉得面包没糌粑好吃吧。吃饭的时候,我们聊天问往哪里走,因为前面是一个很陡的碎石坡,不象有路的样子。大哥向垭口指了指,说路在那里,我们张望了半天也没有看到路的痕迹。收拾好包,穿过一小片灌木,来到了碎石坡的下面,隐约可以看到人走过的痕迹。顺着痕迹一路向上,要跨过小瀑布,还要跳过石头,然后看到瀑布的右边有一条更陡的碎石路,上面就是垭口。垭口的一边被堆了一个小小玛尼堆,我以为胜利在望,爬上垭口发现,这只是一个台阶。跨过山顶的瀑布,我们奔向第二个台阶。顺着右边碎石坡的山腰走,左边是一个小湖,隐约可以看到湖对岸的水面倒映着蓝色。天气阴沉,雨也越来越大,我们几乎走在云团里,还能看到高山湖泊的蓝色。如果是晴朗的天气,不知道这里会有多美。马夫大哥说,这里四面全是雪山,只是因为下雨我们什么也看不到,能看到的就是这冰川石砾和这个小小的蓝湖。这个垭口已经在海拔米了,感觉没鱼有些吃力,因为与我们拉开了不短的距离。我们便在每个小路口停下来等他一下。翻过第二个垭口,终于开始下坡了,路在山脊下面一点的山腰上。坡度较缓,脚步又开始加快了。看到路边的紫色的球形花,马夫问我知道是什么花吗?我看着象是韭菜,直接脱口说:韭菜花。他说是的。紫色的韭菜花,我也是第一次见,而且比平时见到在白色韭菜花要大很多,有乒乓球大小。三千米以上的植物还是与平原大不相同。

再过了一个垭口后,就看到了我们今天的营地,一大片草场,有几座木房子,很多牛,有一条河从一个小垭口流下,流过草场的一边。走到房子边,雨这时下得很大了,马夫拿出了雨衣穿上。他爬上旁边一个房子的二层,但房子锁着门,下来又去了其他的房子,其他的房子有人住。因为雨太大,我们也爬上那个锁着门的二层,在房檐下避雨。脚下就是一层的牲口棚。门口两侧堆满的木柴,能避雨的地方实在是太小。马夫大哥转了回来,让我们找地方扎营。因为别的屋子都有人住,太挤了,我们进不去了。这个草场有上百头牛,我们避开牛群,在河这找了个比较平坦的地方开始搭帐篷,大哥帮我们把背包背了过来,但是雨太大了,他又拿来塑料布帮我们把背包盖好。我们拿出帐篷开始搭建,但还得有做饭烧水的地方,还好我带了两块两用的雨衣,可以做天幕,还带了一根三十米的伞绳和小剪刀。打开我的帐篷,我看没鱼甩了一下,问他怎么了,他说我帐篷外帐上吸了一个蚂蟥,我都没有看到长什么样子,就不知道被他甩到哪儿去了。帐篷搭好,又利用帐篷、手杖和伞绳,在我的帐篷门前搭了一个雨棚,至少烧水做饭的区域是有了。这些事情都忙完,一看表才不到三点。怪不得大哥说我们走得太快,他带别的队伍一般到营地的时间都是下午的四、五点钟,我们每天总是提前两三个小时就到营地了,不过提前到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天亮的时候把帐篷搭好,不好的就是这下雨天,搭好了帐篷干嘛去。坐在帐篷门口看外面哗哗的大雨,今天没有火塘可以烤火,也没有木屋,让我们活动腿脚了。无聊的烧水,然后开始煮面,做晚饭。吃完饭不到五点,便各自回帐篷睡觉了。手机没有信号,生活变得如此简单:走路、吃饭、睡觉。

叶拉牧场(米)-尼公村(米)包车至卡斯村(米)

一夜雨一直在下,偶尔听到牛铃在帐篷边上叮噹作响,伴着河水的哗哗声,又到了早晨。跟昨天一样,六点起来,做早饭,煮开水。又冒着大雨把帐篷收了。绳子我也一段段收了起来。七点钟马夫大哥过来看我们收拾好了没有,我们说可以出发了。

今天基本都是下坡路了,因为今天要出山了。出发时,还有一个牧民跟我们同行,他今天要下山。一路时而他们走在前面,时而我们走在前面,穿过泥泞的草场,又走上崎岖的山脊。有些岩石上留有马蹄窝。这是千年的古驮马道。翻过了不知道几个小垭口,我们进了一片森林,森林的每棵树上都挂着长长的绒毛一样的树挂,我们走在林间的小径上,仿佛走在通往精灵家的路上。有的地方的驮马道已经走成一道沟,两边的泥土已经如光滑的墙壁;有些地方因为下雨,有半尺多深的泥,盘着树根和草根,一脚踩下去带出滑儿。有的路被枯倒的树木横在上面,挡住了去路,还得找路绕行。马夫牵着驮马绕行起来,比我们要困难。在一个山凹的岔路口,跟我们同行的牧民走了另一条路去了不同的村子。我们继续往前走。走在山脊的一大块怪石上,马夫说过了这块大石头就是四川地界了,手机就有信号了。

翻过石头,又是一番景色,山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山腰上踩出了一条土色线的小路。路有些滑,小心找到每一个落脚点,一侧是山,另一侧视野较为开阔。这边雨已经停了,马夫说我们中午左右就可以到达村子了,我们脚步又快了起来。路边从矮小的杜鹃,变成了两米高的杜鹃,在一块土坡上,马夫碰到了熟人。是另外一个村子里上来的两男一女牧民,背着背包,要去我们昨晚营地的那个牧场。他们坐下来喝酒聊天,驴也被放开自由的吃着草。我们正好也休息一下,因为时间还早。

吃喝聊了半个小时左右,大家都还要赶路,就互相道别继续赶路。现在路已经变得宽阔,树木也换了品种。是相对干燥的沙土地,配上相对陡了不少的坡度,走起来反而慢了许多,因为害怕会滑倒,走得小心翼翼。一路转着弯下坡,来到一个转弯处,没有了树木的遮挡,已经可以看到山下的村子。好像近在咫尺了。上山不累,下山累,脚有些酸疼。又下了一个急坡,正好是一个平缓的沙地,路边有倒伐的树干,我们坐在树干上,掏出零食补充能量。准备做最后的冲刺了。

起身继续下山,真是一路之字下来。快进村了,路变得窄了,左边一个森架子上,挂满了经幡。最后又是一段小陡坡,终于到了一座房子的门口,这里开始有水泥路了,我们顺着路一直走到村长家。从山上就看到这座院落与其他院落的不同,是村里最好的,院子得有一亩多地,一个主楼,门口有一排五间客房,对面是一个一层的应该是用做餐厅的大房子,水泥地的大院子,中间种着一棵松树。村长是个精壮帅气的中年男人,他让我们进屋坐,我们觉得自已裤腿上和鞋上全是泥,就在客房门口的长凳上坐下。村长拿来的新鲜的核桃让我们吃,马夫跟着村长进了客厅。我们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吃着核桃。

约摸过了半个多小时,村长和马夫一起走出屋子。马夫今天住在这里明天再回程,现在村长开车送我们去卡斯村。一辆破旧的小面。两个大包放在后备厢,我坐在司机后排的座位上,没鱼在副驾。出村的路狭窄多弯,但村长还是开得飞快,技术娴熟,道路估计也是太熟悉了。卡斯村离这里差不多五十公里,开车要一个多小时。路上过了一个镇子,看着还挺大,有一间超市门面还算大,我问没鱼要不要买吃的,他说到了卡斯村再说。

快到村口,路边有一家老兵驿站,村长把车停在了门口,没鱼原计划订的那个民宿好象已经关门了,我们决定住在这里。屋里只有老板娘一个人,男主人去丽江了。我问了上下铺的价格,又问了标间的价格。老板娘非常实在的说,两个大房间每间可以住十个人,分男女,你们就俩个人,每个人住一个房间就行,反正今天这个点儿了,应该是不会有客人在来了,对我们来说就是单间,房间里面也有卫生间可以洗澡,很方便。定好房间,我们开始收拾装备,外面还有阳光,湿帐篷打开,拿到外面去晾,只是风不小,搭在晾衣绳上,被风吹了起来。然后进屋开始收拾衣服。借了老板娘的洗衣机,把衣服扔进去洗了,晾在屋里。我们就着现有的菜点了三个菜,有肉有菜,三天没有吃到青菜了,也没有吃一顿像样的饭了。

出门左转就是村里唯一的小卖部,隔着窗户,里面也就两平米,看不到都有什么,老板让我进屋来挑。选了半天,还是泡面和香肠,小菜,还买了一包零食。拎着吃的回去,饭菜基本做好了,反正也不是什么淑女,也不要形象了,没鱼吃的不多,然后看着我把盘子里的菜一扫而光。

今天终于不用住帐篷了,有电视可看,有手机信号,简直是神仙的日子。没鱼请老板娘帮我们联系明天的马夫和马匹。正看着电视老板娘忽然想起来,现在我们还没有订门票。又帮我们联系订票的管理员。一会儿管理员来到门口,是个年轻的藏族小伙子,也就二十岁出头。说让我跟他去管理处拿门票。我拿了两个人的身份证跟他出了大门。一直往村里走,过了桥,右手的藏房就是,他开了院子的大铁门,带我进院,院子里面有点黑。然后走到房门开了门,才有光亮照出来,但屋里的灯光也不太亮。一百多平米的有两三层高的屋吊下来一个灯泡。厅里很空旷,正对着门的墙边上是一个藏式铁炉子,三四个大人、孩子围炉坐在那里。炉子左边是长条桌椅。小伙子带我到桌子前,让我坐下,他抱来一大堆的文件夹子,翻找着东西。门票,登记身份证。门票每张元,马票元,包括一人一马,两天及返程一天的费用。一共付了元,我拿了门票和马票出门。街上空无一人,桥下的河水湍急的流淌着。过了桥就是公路,公路不宽,没有路灯,我打开手机的电筒照着亮往回走。

卡斯村(米)-米营地

定好了一早8点马夫过来,我们七点就起来收拾行李,老板娘下厨给我们做了两张青稞鸡蛋牛奶饼让我们带在路上吃。马夫来了,是个小个子的精瘦的男人,牵着一匹驴,他给我们指了方向,让我们先出发随后追我们。我们出门右拐顺着路边走,过了个路口,有人在后面叫我们,原来是我们走过了,应该在路口左转上土路。土路往前没走几步就看到公园的警示牌了。再往前走,公园的大门正在修建中,工人们正忙着干活,我们溜着边进了公园大门。进了大门就算进了公园,也没有人查门票,路是在峡谷里沿着河边顺流而上的,不断变换着在河的左右岸边,连接路的就是或新或旧的木桥。走完尼汝河,再见水已不再新鲜,这里水的气势不如尼汝河,但也水流湍急,有不少小瀑布,河流蜿蜒曲折景色大不相同。

马夫牵着小毛驴在我们进谷没多久就追上了我们。我们一路走一路拍照,风景没有多少变化,只是水流的不同,岸边堆着不省管材,这里正在施工,应该是个引水的工程。

这条线路又叫“卡斯地狱谷”,上山是路是在一条山谷里,山谷时而狭窄,时而宽阔。宽阔的地方,有茂密的参天大树,和过腰深的野草、野花。走了很远的路,终于左转离开了河流的方向,开始爬坡,之字形的上山路坡度也不是很陡,但看到马夫在后面拉着绳子,让驴拉着他走,这是我看到的最不专业的马夫了。不过看了一下马夫的鞋子,鞋底应该有些滑。拐到一个平台上,马夫拉着驴到右边的草地上,这个草地有点夸张,因为草深大概有一米左右,实在不是我们平常印象里面的草地。马夫在草地里找到一块石头,驴自已吃草,他也拿出干粮,说在这里吃午饭。我们也实在没有地方可以坐下,只好站在那里,拿出食物,开始吃些零食,喝点热水,休息一下。

又走上小路,穿越丛林,马夫骑上小毛驴跑到前面去砍柴了,我们在后面慢慢的走着,转过一个坡,忽听前面一片嘶鸣声,从我眼前掠过不知道是什么,只见到两三道影子,依稀觉得前面的是在逃命,后面的是在追逐。我一下定在那里不敢动,一回头,不见了没鱼。再往前面看,刚刚的地方,离我有十几米远,一只棕红色威风凛凛的猴王坐在路中间,背对着我,护送着它的猴群通过。我定在那里不敢再动,生怕惊动了猴王回头再袭击我。等它们都过去了,猴王也离开了。我再回头,才看到没鱼默默的走了过来。吓死我了,我跟他说完,让他走在前面,不敢一个人再这样楞楞的往前走了。

雨又下了起来,转过弯突然前面变得宽阔,我们站在一个山谷中,前面是一排高山,山顶上有瀑布流下,这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我们看到的瀑布只是一条条的白线挂在山尖上。马夫不在,雨又下得很大,前面是一片石砾坡,突然路变得不明显,左边也像路,右边也像,我们先穿上雨衣躲到一棵树下避雨,等这阵雨小一些。又拿出轨迹核对了一下,确认右边的路线应该是对的。冒着大雨继续前行。百转千回,我们走出了云层,云海在我们脚下,已经能看到蓝天,阳光晒在身上,有些热了。但云海在往上涌。


  快到营地了,远远的已经看到前面有一个草甸子,刚才看到的白练一样的瀑布,现在在我们右侧的脚下。拐过一个垭口,先看到的是经幡,然后看到一棵树上挂满了口罩,看样子今年走过这条线的人真不少呀。只是这也太不环保了吧。

已然看到营地,时间刚过晌午,我们便放慢脚步,也加上四天来终于见到蓝天、阳光、云海,这景色也太美了吧,流连各种拍照。但相机终不能把所有的美景收入镜头。

来到营地,左面和前面就是三座神山,但雪顶时隐时现。营地中间是一座木屋,马夫正在里面生火,屋子像着火了一样,四处冒烟。马夫来到门外,说里面全是游客留下的垃圾,非常的脏乱。我朝里面看了一眼,但见屋子还比地面凹下去一块,好象两边也没有木板。就再没有往里面深入。

看下面的云已经快涌上来了,我们赶紧搭帐篷,还好前一天的那些绳子没有丢掉,搭好帐篷又继续搭雨棚。等我们搭好把东西收到帐篷,拍了几张照片,雨就下起来了,而且伴着风,我们都躲进帐篷避雨,这时也就下午的三点多钟,幸好我们走在了雨的前面,否则又是要冒雨搭帐篷。

雨停一阵下一阵,我们也抽空拍了小段延时,想拍到神山雪顶。但云始终盘在山顶四周,直到天黑。雨又下大了,睡觉。小毛驴被拴在我们帐篷边上,发了疯似的跑来跑去,一刻也不停,吵得没法睡觉。翻来覆去突然外面一下安静了很多,听没鱼拉开帐篷,说晴天了,我还不信儿。拉开帐篷先抖下雨水,外面满天繁星,银河就在我的头顶上。可实在是太冷了,我裹着睡袋,拿出相机,没有三角架,怎么也拍不出来,放弃。天公还算做美,四天了,终于给了我们瞬间的好天气,让我们看到星空下的雪顶,不留遗憾,等我们拍完没一会儿,雨又倾盆而下。

营地-牛奶海-洛绒牛场-稻城县

一早,还在下雨,我们在风雨中吃过简单的早饭,把多余的气罐送给了马夫。收拾好背包,准备下山。但山顶的路还很长,云海、雪山,让我们流连忘返,一步三回头。三座神山也在我们面前露出真颜,让我们不再有遗憾。前面马夫在喊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右边的山上有一群盘羊,山的精灵,一群大概有几十只,比我们在坡将垭口看到的数量多了很多。

转过山去,开始下坡,过了一个平台,下面蓝色的湖就是牛奶海了,从山上望去,这个角度真是太美了。二十年前,我到过牛奶海,只是在湖边停留了一下,又忍不住各种拍照。下到牛奶海边,顺着湖边的小道前行,过了湖就有栈道了,已经进入景区了。时间太早刚8点多,景区还没有游客上来,一直往下走了好多,错过运输工地上材料的驴队,再往下,才见到第一个游客。三座神山又被云层遮住。景区的景色已经吸引不了我的目光了。一路下山,山下出太阳了,开始晒得发热。到达栈道尽头,才10点多。马夫着急的去排队,我追着他把马票给他。

望了一下电瓶车站,离我们还有几百米,我们开始收拾背包。一下降了一千多米,现在又是中午了,脱下的衣服收拾到背包里。几十斤的背包上身,步伐一下就慢了下来,还好上台阶不多。

我们买了电瓶车票,排队上车,坐车看着沿途的风景,也不想再下车了。转到班车站,又换车到景区大门口。路上又花了一个多小时。

出了景区有司机上来拉客,我们留了司机电话,直接到最近的饭馆,一家重庆菜馆,虽然只有我们一桌客人,我们点了三个菜,真是太好吃了,或许又是两天没怎么吃上正餐,也许是真的饿了。三个菜又是被我扫光。喝水,给司机打电话。

上车直奔稻城县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走就走三,尼汝亚丁徒步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