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花木兰》定档9月11日的消息传出后,立刻在眸爷的朋友圈里刷屏了,很多小伙伴都表示:等这部电影等好久了!可这股兴奋劲还没过,朋友圈里又紧跟着一批吐槽声,因为《花木兰》的定档海报实在是太土味了!
这土嗨的画风被很多网友形容是透着一股“网大”质感,听到这里眸爷就不乐意了,因为很多网络电影也早就不走这种路子了好吗?比如今年上半年上映的网络电影《倩女幽魂:人间情》,就是找的知名时尚摄影师尹超来为影片拍摄海报素材,并由海报设计师大K来完成海报设计制作,其海报质感要比《花木兰》这个好多了。
更令人唏嘘的是,此后有网友发布了一组对比照,将中国版的《花木兰》海报和其他地区的海报一对比,发现不是迪士尼的设计师不行,而是大概率对于中国市场的审美喜好有所误解。
看到这眸爷可坐不住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一方面中国观众早就已经看不下去这种大头贴式的土味海报了,另一方面伴随着市场和观众的成熟,海报行业也在不断发展与迭代。例如近几年很火的海报设计师*海老师,他的作品就屡屡成为话题,也被越来越多片方所青睐。
海报设计师*海的部分作品
那么中国海报行业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土味海报越来越少的背后,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什么?去年《复仇者联盟4》上映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接着《花木兰》海报的吐槽热,再翻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文
江宇琦
编辑
师烨东
《复仇者联盟4》上映前夕,一张“复仇者倒影版”海报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流传,赚足了很多死忠粉丝的眼泪,甚至有人表示“冲着这张海报也要多刷几次电影”。对此,很多网友开玩笑称:“一张电影海报,可能为漫威多赚了好几千万票房。”
《复仇者联盟4》海报
靠一张海报就撬动上千万票房,显然有些夸张,但在电影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电影海报的确在整个电影工业中长期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经典电影《大都会》的海报,据传造价折合人民币可达百万元,现如今很多好莱坞大片单张海报的成本也能达到几万美元;遇到《复仇者联盟4》这样全球发行的大片,片商往往会为不同海外地区匹配多张不同风格的主海报,来适应当地的市场。
而相比北美近百年的商业电影海报史,内地的海报行业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一片荒芜”的状态。就在十多年之前,市面上还几乎没有较为专业的海报团队,影片海报多被人评价为“土”和“low”,为数不多的从业者只能依靠爱好、情怀苦苦支撑。不少片方甚至靠抄袭海外海报蒙混过关,当年行业里曾经还流传着一句调侃:“每一个外国电影海报都有一个中国宿敌。”
不过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影视公司对于营销重视程度的加深,使得海报行业在短短数年之内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转变。一方面,诸如*海、新艺联这样业内知名的海报设计师或公司开始涌现,并能在国际上露头;另一方面,海报已渗透到电影产业的各个阶段,呈现出越来越高的工业化水准。
“观众现在不可能每一条预告片都点进去看,因此海报对观众的初步选择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物料不一定能让电影大卖,但不好的物料确实有可能会毁掉一部影片。”有业内人士向毒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