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喵说车从JN到BK五使用
TUhjnbcbe - 2021/4/9 23:51:00

本篇接续喵说车

从JN到BK(一)JN的诞生,为什么从一直接跳到五了呢?因为按照我们这个栏目的风格每篇说车都要拿出相应的模型来,但是比较理想的JN和JN模型还要等段时间才能面世,而HOWO*车模型也一直没有发货,所以就打乱顺序先从后面开始写了。

早些年国产客车技术比较落后,很多都是采取货车底盘改制,之前我们的文章里曾经介绍过采用解放底盘的SK,采用东风底盘的GZ等,这些都是采用5吨车的底盘制造的客车,在满载时还是有些吃力速度上不去的,在上世纪国内公路和公交客运“多拉快跑”的需求下,8吨*河底盘改造的客车也开始面世。

丹东*海

采用*河底盘制造客车比较早的企业之一就是著名的丹东*海了。现在的*海客车始建于年,当时的名字还是“中国人民 后勤部安东汽车修厂”,年4月与东北*区后方勤务部汽车修配二厂合并,并把4月30日定为建厂纪念日。此工厂名称继续演化为安东汽车配件厂、安东汽车制配厂及丹东汽车制造厂,企业经营内容也从原来的汽车修理逐渐发展到汽车改装、零配件生产、整车生产。年试制成功“建设牌”载重汽车和年试制成功1.5吨农用载重汽车为工厂早期的发展积累了技术和经验。60年代初苏联终止对我国援助,安东汽车修配厂也开始接受一机部提出的由工厂改装汽车的任务,并成功推出飞机加油车,舰艇工作车等各种*工产品。年成功研制国内首辆8x8越野汽车,受到好评,年又成功试制出6x6越野汽车“辽宁六号”。年1月成功试制8吨载重汽车,从此工厂进入了汽车制造的新时期,并具备年产辆八吨载重汽车的能力。

我们看到网上一些资料显示丹东*海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慢慢开始拥有底盘资质,这要得益于70年代制造“辽宁”系列货车时的一段插曲,当初辽宁省计划由大连制造“辽宁3型”(俗称“辽老三”)8吨位以上的货车,而当时能承载8吨的只有*河底盘。但由于当时大连还有别的造车任务在身,于是“辽老三”的任务就给到了丹东汽车改装厂,此时丹东汽车改装厂在之前试制6x6和8x8越野卡车的基础上已经具备比较强的整车研发和零部件加工能力,不过他们还是派人专门到济南*河厂“取经”,拿到了部分*河八吨卡车的技术,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出了一款长轴距八吨载重车,即DD。这款车并没有使用*河的仿斯柯达平头驾驶室,而是仿日系卡车造型设计了宽体长头驾驶室。

尽管辽宁三号卡车的后桥轴头样式与*河卡车相同,但实际上丹东和*河两种卡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桥的不同,前者使用了冲压焊接式驱动桥壳而不是JN的铸造桥壳。据之前采访时*老的讲述,辽宁三号驱动桥的技术也来自济南*河,不过由于丹东厂有冲压焊接的加工能力,没有铸造条件,所以丹东卡车就先于*河用上了这种较为先进的驱动桥。而*河由于产品供不应求,没有升级压力,所以直到JN换代才换装新型驱动桥。

chromabus,
1
查看完整版本: 喵说车从JN到BK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