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和高校智力成果转化,
1月15日上午,
灵山卫街道与*海学院
举行校地联建共建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街道*工委书记薛山同志首先对*海学院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灵山卫街道的基本情况及*建、经济工作发展情况,希望双方加强交流、共谋发展,将*建互促互进的*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海学院董事长刘常青同志总体介绍了*海学院基本情况,各个学院院长畅谈学院情况及发展方向,表达了双方联建共建后的愿景。△街道*工委书记薛山△*海学院董事长刘常青随后,薛山书记与*海学院*委书记李清山同志签订了校地联建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建立了战略性、紧密型的全面合作关系。签约仪式结束后即召开第一次联建共建联席会议,双方就如何加强联动互动、搭建资源平台、开展各类互联共建活动等进行了交流探讨,并在建立校地互访制度、联席会议制度、项目协调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下一步,街道与*海学院将加强五方联动,确保联建共建工作做实、做深、做出成效。合作交流内容
一、理论联学。整合双方区域教育培训资源,依托街道*校、学院“四位一体”学雷锋育人阵地,借助主题*日等活动载体,丰富组织生活形式,*员之间加强学习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理论水平。
二、堡垒联建。加强阵地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双方资源,拓展和完善基层*组织功能,定期交流*建工作经验,共享*建工作信息,提升双方*建工作水平。
三、发展联促。运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整合双方产业、项目、人才、信息等各类资源,共建“创业孵化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等,互相取长补短,共谋发展思路,实现合作共赢。
四、治理联推。统筹整合城乡治理资源和力量,实现本土优势与人才优势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学院网格牵手共建、学子“三进”等活动,加快提升*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水平。
五、服务联做。统筹开展“双向”服务,社区设立联建共建先锋志愿服务点,共同开展“*建工作联抓”“公益活动联办”“*员活动联建”的“三联”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多样化服务项目和活动形式,搭建民生服务的有效供需对接平台。
此次校地联建共建活动,
街道搭建起与*海学院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的联建共建平台,
实现了地方资源优势与
高校人才、科技优势的有机结合,
拓展了*建统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文
薛琦图
宣传统战办公室提供
编辑
孙爽、邓特、滕兆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